寒冷冬日里,一些人喜歡在晚上睡覺前泡泡腳。冬季泡腳,需要注意哪些細節呢?
(資料圖)
燕趙都市報縱覽新聞記者 檀亞楠
冬季泡腳的好處有哪些?
石家莊市中醫院東院區脈管科主任李軍表示,冬季泡腳的好處主要體現在以下多個方面。
首先,可促進血液循環,驅寒保暖。這是因為腳處于人體血液循環的最低端,較易出現血液循環不好的情況。泡腳有利于改善人體血液循環。隨著天氣逐漸變冷,一些人容易出現手腳冰冷的情況,此時堅持泡腳也可以起到很好的改善效果。
其次,泡腳有利于緩解疲勞、改善睡眠。李軍表示,久坐的人、缺乏鍛煉的人,較易出現下半身血液循環不通暢,堅持泡腳有利于加快血液循環,讓人們感覺全身放松,緩解疲勞,從而改善睡眠。
李軍提醒,泡腳雖然好處多多,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熱水泡腳。例如,有些糖尿病患者伴有周圍神經病變,對溫度的感知不夠靈敏,較易把腳燙傷,在洗腳時應注意水溫不可過高。
此外,李軍表示,一些下肢靜脈疾病患者由于下肢靜脈回流不暢出現下肢腫脹、乏力,長時間熱水泡腳會導致下肢靜脈血管內血液淤積過多,加重下肢腫脹。這類患者每日用溫水洗凈雙腳即可,水溫不要過高,并注意避免泡腳時間過長。
據李軍介紹,一些身體虛弱的老年人,特別是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年人,血液大量涌向下肢可導致心腦血管缺血,從而出現胸悶、頭暈等癥狀。對此,應注意在泡腳過程中關注身體的感受,如果出現身體不適,應當及時停止泡腳。
泡腳時應注意這些細節
李軍建議,泡腳水不能太熱,以40℃左右為宜。如果水溫太高,足部血管較易過度擴張,人體內血液更多地流向下肢,容易引起心臟、腦部、腎臟等供血不足。此外,水溫太高容易損傷足部皮膚,使角質層干燥甚至皸裂。
李軍提醒,每次泡腳的時間最好不要超過半小時。因為泡腳時人體血液循環和心率會加快,時間太長會增加心臟負擔。同時,應注意飯后不宜立即泡腳。據李軍介紹,吃完飯后,人體內大部分血液都流向消化系統,如果飯后立即用熱水泡腳,本該流向消化系統的血液轉而流向下肢,日久會影響消化吸收而導致腸道功能下降。因此,最好吃完飯后1小時再泡腳。
李軍提醒,泡腳結束后要將泡腳的盆或桶壁清理干凈,以避免殘留細菌導致足部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