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是心梗等心血管疾病的高發季節。石家莊市人民醫院心血管內四科主任胡喜田提醒,近年來,心梗發病呈現年輕化趨勢。年輕人要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科學預防心梗的發生。
燕趙都市報縱覽新聞記者檀亞楠
心梗的典型癥狀有哪些?
(資料圖片)
據胡喜田介紹,心梗也稱心肌梗死,是冠狀動脈急性、持續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壞死。心梗的典型癥狀是胸正中間或中間偏左的地方出現劇烈疼痛,還可能會伴有出汗、惡心等癥狀。
胡喜田表示,值得注意的是,也要警惕一些不典型癥狀。有一些心梗患者會表現為牙痛、胃痛,而典型的心前區或胸骨后疼痛卻并不明顯。有的患者則出現突發遲鈍、困倦、乏力、精神異常等首發表現。當出現這些癥狀時,也需引起足夠的重視。
胡喜田提醒,當發作癥狀嚴重時,身邊的人一定不要隨意地挪動患者。正確的做法是,要讓患者平躺,頭偏向一側,同時盡可能保持通風,讓患者得到充分的氧氣供應。與此同時,撥打急救電話。
如何科學預防心梗?
談到心梗的預防,胡喜田指出,要合理膳食、適當運動、保持心理健康、積極控制危險因素。
具體而言,要做到科學飲食。飲食以高營養、高蛋白、高纖維素、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為主。適當減少鈉鹽的攝入,不吃或少吃辛辣刺激食物,定時進餐,不暴飲暴食。
適量的運動可以幫助消化熱量,促進血液循環,有利于增強體質,控制體重。可根據自身具體情況制定合理的運動計劃。每周至少運動五天,每天不少于30分鐘,可選擇慢跑、騎自行車、打太極拳、游泳等。同時注意保持規律作息,保證睡眠充足。
應注意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憂慮、煩躁、易怒、恐懼、悲傷等不良情緒可導致心血管疾病的發作。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心胸開闊,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若出現身體不適,應及時就醫,以免貽誤治療時機。
做到積極控制危險因素。對高血壓、高脂血癥、糖尿病等代謝性危險因素積極預防,可以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此外,胡喜田提醒,冬季氣溫較低,預防心梗還需注意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