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摩洛哥前腰薩比里一記弧線,猶如撒哈拉沙漠上悠揚而至的笛聲,穿透了比利時“紅色三重奏”的轟鳴。在白色阿圖瑪瑪球場的白色月光下,歐洲紅魔被白色的摩洛哥覆蓋。
摩洛哥隊球員薩比里任意球破門后慶祝。新華社記者 李俊東 攝
卡塔爾世界杯開戰一周,直接任意球破門千呼萬喚始出來,由摩洛哥人送進比利時的網窩。縱觀戰罷兩輪的亞非球隊,在首戰爆冷擊敗強大的阿根廷和德國之后,沙特和日本皆在場面占優的情況下憾負波蘭和哥斯達黎加,東道主卡塔爾兩連敗已出局,塞內加爾和澳大利亞一勝一負,摩洛哥成為積分最高且保持不敗的亞非球隊。
比利時隊守門員庫爾圖瓦(左一)未能撲出摩洛哥隊球員齊耶赫的定位球,但該球隨后因越位在先被判無效。新華社記者 徐子鑒 攝
世界杯是歐美豪強的世界。在92年的世界杯歷史中,冠軍均被歐美球隊瓜分,亞非足球始終扮演“陪太子讀書”的角色。除了韓國隊在2002年備受爭議地打入4強,朝鮮隊在1966年晉級8強,亞洲球隊的最好戰績僅僅是進入16強。非洲球隊表現稍好一些,但也只有喀麥隆、塞內加爾、加納等3支球隊晉級過8強。
比利時隊球員德布勞內(右)與摩洛哥隊球員恩內斯里拼搶。新華社記者 王東震 攝
雙方球員門前搶點。新華社記者 徐子鑒 攝
位于北非的摩洛哥是令人神往之地,這里有三毛筆下的撒哈拉沙漠,英格麗·褒曼演繹的浪漫之城卡薩布蘭卡,“地中海生命線”直布羅陀海峽。摩洛哥還是一片足球的熱土,是非洲首次打入世界杯的球隊。由于與歐洲大陸隔海相望,摩洛哥足球有別于非洲足球,極具“歐洲范”。卡塔爾世界杯上的這支摩洛哥隊,15人生于歐洲,大多數球員成長于在歐洲青訓體系。切爾西鋒將齊耶赫、拜仁鐵衛馬茲拉維率一眾來自于英超、西甲、德甲豪門的摩洛哥人,一改隨性甚至散漫的非洲足球痼疾,呈現出嚴密的組織性和完備的技戰術風格。
11月27日,摩洛哥隊球員賽后向觀眾致意。新華社記者王東震攝
摩洛哥首戰逼平歐洲拉丁鼻祖克羅地亞,再戰擊退歐洲新貴比利時,顯示出與歐美足球強勁的對抗力,飄然高舉亞非足球的無限向往,令人無比期待。(韓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