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近日,記者從河北省政務服務辦獲悉,在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公布的9月份城市信用監測排名中,河北省再創佳績,突破多個“第一次”,實現自省委十屆二次全會以來城市信用監測排名7月、8月、9月“三連升”,河北城市信用建設工作持續向好。(據《河北日報》11月27日報道)
城市綜合信用指數是衡量一個城市信用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也是一個地方營商環境、城市形象和城市綜合競爭力的集中反映。在全國城市信用監測排名中實現“三連升”,充分反映出我省城市信用建設的顯著成效,也為我們打造更有吸引力、更具競爭力、更加富有活力的營商環境增添了信心、提供了助力。
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信用逐漸成為個人、企業乃至一個地方的“第二張名片”,影響著市場活動和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在招商引資中,良好信用這種“無形資產”更是金玉不換的無價之寶。為什么有一些地方,明明自身的區位條件和環境資源稟賦很好,卻很難得到優質企業和項目的青睞?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這些地方誠信度不高,讓投資者望而卻步。
誠信,尤其是政務誠信,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發揮著基礎性作用。正如一位企業家所說,“這政策那政策、這環境那環境,其實企業最需要的就是政府說話要算數”。從某種程度上講,一個地方的信用水平,往往就是當地營商環境的“晴雨表”;政府部門重信踐諾,往往就能吸引更多市場主體把這個地方當成投資發展的“首選地”。不斷在信用建設上發力,不斷擦亮政務誠信的“金字招牌”,這是營造公平透明營商環境的應有之義,也是推動高質量發展、提升區域競爭力的必然選擇。
誠信的高樓大廈,不是一朝一夕建成的,必須一磚一瓦去構筑。省委十屆二次全會以來,我省從營造誠實守信營商環境入手,多措并舉推動各市城市信用建設水平提升,得以實現在全國城市信用監測排名中的“三連升”。我們一方面要用足用好這張來之不易的“名片”,邁開腿、走出去,積極爭取、主動作為,吸引更多大項目、好項目到我省安家落戶。另一方面,也要更加珍惜、不斷擦亮我們的信用“名片”,不斷激勵誠信、懲戒失信,不斷增加“信用”在各領域的應用,推動全社會誠信意識和信用水平進一步提高。
“三杯吐然諾,五岳倒為輕”。燕趙兒女自古以來就重信尚義、一諾千金。大力營造誠實守信社會氛圍,不斷完善社會信用體系,我們就一定能以更好的營商環境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以更高的信用水平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賈夢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