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進預算績效管理改革,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優化財政支出結構
廊坊集中財力辦大事要事和民生改善
近年來,廊坊市深入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做優生態環境,提升城市品質,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這是廊坊市人民公園景觀。河北日報通訊員劉向攝
(資料圖)
“兩種設備功能重合,且過于高端”“項目現實需求不迫切,預期效果不高”“申報預算缺乏標準,價格很不合理”……10月20日至25日,在廊坊市財政局會議室內,由財政局預算專管員、各領域專家組成的評審組,圍繞一個個項目的預算支出激烈討論、據理力爭。
連續6天的預算績效目標專家評審會,對21個部門申報的2023年預算項目預期目標、績效指標等進行了評分,涉及預算5.5億元。參與評審的專家高敬惠副教授說:“通過項目分析、測算和控制,能推動預算安排更加科學、精準、高效,真正實現少花錢、多辦事!”
“預算績效管理改革,是一場行政管理革命,更是一項財政領域的效能改革。”廊坊市財政局黨組書記、局長姚振輝介紹,廊坊市從2019年起大刀闊斧地推進預算績效管理改革,全力扎好制度籠子、管好預算盤子、收緊支出口子,實現了財政預算管理和績效管理一體化的系統性重構。
改革蹄疾步穩,財政活力煥發。3年來,廊坊市本級通過預算績效管理審減收回資金累計達69億余元,不僅破解了財政緊張與資金沉淀并存的兩難困境,而且將有限的財力集中用于大事要事攻堅和民生領域改善,管好政府“錢袋子”效果凸顯,每筆財政開支都能“花錢見效”。
敢啃“硬骨頭”,勇于“涉險灘”
——改革力度空前,構建全員參與、多方協同大績效管理格局
“預算績效管理就是給財政資金使用套上‘緊箍’,一旦資金使用效益低,輕則收回、重則問責,還影響下一步預算申報和資金分配。”廊坊市財政局副局長程廣翔說。正因如此,預算績效管理改革之初,因觸動利益分配,不少部門存有抵觸情緒,遇到的阻力極大,局面錯綜復雜。
但是,開弓沒有回頭箭,改革關頭勇者勝。2019年以來,借勢成為全省設區市改革試點,廊坊市委、市政府成立全市預算績效管理領導小組,研究出臺《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實施意見》等“1+1+N”制度體系,迎難而上、知難而進,預算績效管理改革在市縣兩級全面鋪開。
——面對預算申報謀劃不細、預期效益不佳等問題,將績效目標指標和事前績效評估作為預算申報雙要件,既把好財政資金使用頭道關,又幫助部門提高項目謀劃能力。
廊坊市公安局申請某應用平臺建設項目,預算金額為4543萬元。經事前績效評估,專家組建議集約利用原有設備,實現多系統信息共享,暫緩支持,只安排項目前期設計費用。該局警務保障處處長趙征說:“一開始我們很不服氣,經專家解釋后才理解,只有進一步提高預算編制水平,才能順利通過評審,申請到資金。”
——面對部分項目資金使用效益低,強力開展預算執行進度和績效目標實現程度雙監控,促進部門務實高效履職、提高預算執行效率。
“實施預算績效管理這3年,我們的整體預算管理逐步規范,項目執行進度全面提高,2021年整體預算執行率達到90.21%,資金按時支付、項目如期達標。”廊坊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彭建輝說,借助預算管理水平的快速提升,真正做到了“快花錢、辦好事”。
——面對預算績效評價事后為主、應用效果不明顯等問題,建立評價任務清單和結果應用清單的雙清單制度。
廊坊市本級已實現項目績效自評全覆蓋。2021年,對市級61個政策和項目開展重點評價,發現問題407個、提出意見建議467條,形成了“評價—整改—提升”的良性循環。
敢啃“硬骨頭”,勇于“涉險灘”。3年來,隨著一系列具有標志性、關鍵性、引領性的預算績效改革措施的落地生根,廊坊市預算績效管理從無到有,由淺入深,從步履維艱到順暢運行,形成了全員參與、多方協同的大績效管理格局。
在橫向上,將所有層面、所有資金納入預算績效管理,構建了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管理閉環,探索建立了人大、審計、紀委監委等多部門協同的績效監督機制。
在縱向上,堅持市縣兩級同步推進,將預算績效管理鏈條延伸至基層單位和資金使用終端,提高了預算資金分配和使用的科學性、精準性、高效性。
在整體上,強化“指揮棒”引領,將預算績效管理納入市管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績效管理考評內容,考核結果與部門預算安排掛鉤,有力推動了部門認真履職盡責、引領經濟提質增效、提升群眾幸福指數。
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在改革實踐中,廊坊市加快構建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全成本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財政資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顯著提升,被省委改革辦確定為全省首批復制推廣的典型改革經驗。
火熱建設中的臨空國際會展中心項目。河北日報通訊員劉巖攝
攻難點、擊痛點
——成本與效益并重,在全省率先探索開展全成本預算績效管理改革
“預算績效管理是一項長期性、系統性工程,目前仍存在‘重投入、輕成本’等問題。”姚振輝表示,廊坊市攻難點、擊痛點,聚焦那些資金量大、社會關注度高,且“看似很合理、看似砍不動”的領域和項目,在全省率先探索開展全成本預算績效管理改革。
“堅持精打細算,實現全成本績效管理,可以壓縮無效財政資金支出,有效緩解財政收支矛盾。”廊坊市財政局預算科科長劉海鵬介紹,廊坊市堅持全程管控項目成本,從2020年選取市園林局為突破口,到2021年以市級5所高中、市中心血站為試點,再到2022年全面啟動,力求從源頭上杜絕財政資源低效無效利用、閑置浪費等現象。
2021年7月,廊坊市財政局對市中心血站近3年部門整體支出開展成本績效評價,發現個別品類耗材儲備偏多、不均衡等問題。對此,評審組通過分析資源消耗情況,將各項支出折算為血液、血漿等標準,并提出精細化管理建議,有效盤活了財政資金。廊坊市中心血站站長李文蘭深有感觸地說:“這次評審幫我們降低了管理成本,優化了庫存結構,也促使我們在經費使用上更加精打細算。”
近年來,廊坊市“花錢首先想績效”理念深入人心,但“不顧成本、不計代價”的現象仍有發生。對此,廊坊市今年6月研究出臺《廊坊市市級全成本預算績效管理實施方案》,全面樹立成本與效益并重理念,加快打造事前核成本、事中控成本、事后評成本的全過程管理鏈條,推動成本預算績效分析和結果應用全領域覆蓋。
與此同時,廊坊市以全成本預算績效管理改革為抓手,印發《廊坊市市級預算支出標準管理辦法(試行)》,大力推進預算支出標準體系建設,并根據國家政策變化、廊坊經濟社會發展等情況動態調整完善,在全市預算編報、審核、分配中得到了有效應用。
“強化支出標準對項目預算的約束作用,形成定標準、用標準的觀念,切實將其作為預算安排的一個‘硬杠杠’!”劉海鵬介紹,廊坊市目前已出臺25類、329項各領域預算支出標準,研究制定市直行政事業單位物業管理費支出定額標準、市直行政事業單位印刷費支出定額標準等19項通用標準,為市級相關經費預算支出訂立了統一標尺。
預算支出標準的應用,是預算支出標準體系建設的落腳點。高中階段預算支出標準體系的制定和應用就是一個典型。2021年3月,廊坊市財政局對市本級5所高中開展成本績效管理工作,對試點學校5年來的歷史數據進行分析,制定出6大類、50余項支出標準,為2022年教育領域財政預算安排提供了重要依據。
“在2022年預算編制中,我們結合成本核算和支出標準,對5所高中申報項目進行審核,決定支持1.08億元。”廊坊市財政局教科文科副科長姚雪說,有的學校增加了300萬元的撥付資金,有的則減少了200萬元,不僅解決了學校之間資金分配不均衡的問題,更有效破解了“重投入、輕成本”的預算支出難題。
廊坊市深化預算績效管理改革,推動財政資金聚力增效,加快智慧城市建設步伐。這是廊坊經濟技術開發區智慧城市運營中心工作人員在進行大數據分析。河北日報通訊員陳童攝
避免“碎片化”,善打“組合拳”
——用有限的財力集中保障全市大事要事攻堅和民生改善
用在刀刃上,花在亟需處。劉海鵬表示,預算績效要求部門按照職責明確發展目標,以事定錢,全局統籌,可以確保財政資金的科學高效使用。
2021年,廊坊市率先開展部門整體全過程績效管理。以市水利局為試點,將該部門2020年整體評價結果和當年事中監控情況應用于2022年部門整體事前評估,經評估的項目審定預算5400余萬元,削減整合完成效果未達預期、預算執行不佳的項目,壓減了非剛性、非亟需支出。
廊坊市水利局總經濟師張連旗說:“雖然審減了部分預算資金,但專家為我們提出優化部門支出結構、提升資金管理水平等建議,全市水利改革和水利建設穩步推進。”
“國家政策有哪些變化,黨委政府有什么要求,這一年干哪些事、怎么干,花多少錢、怎么花,產生什么效益,必須得研究透,否則就申請不了資金。”程廣翔介紹,預算編制的過程成了促進部門梳理職責、推動目標精準實施的過程。
推進預算績效管理改革,不僅沒有削弱部門資金分配和管理權限,反而從機制上增強了部門對資金管理使用的責權。3年來,廊坊市堅持以績效管理聚財力,持續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將審減收回的69億余元資金集中用于經濟社會發展重點領域,逐步實現了從“部門項目散碎小”到“集中財力辦大事”的轉變。例如開展廊坊市高質量發展引導基金事前績效評估工作,嚴格規范政府投資基金管理和運作,引導形成不低于30億元的子基金群,助推產業發展;探索推進競爭性分配模式,2021年評選出19個教育和農業農村類項目,支持資金3250萬元,資金分配更加科學,資金投向更為精準,有力保障了產業優化、民生改善等重要事項。
今年,廊坊市探索啟動“集中財力辦大事”財政政策體系構建工作,根據當前工作與長遠目標建立大事項目庫,綜合運用資金、資產、資源,為推動協同發展、深化科技創新、做強實體經濟、保障改善民生等重大事項提供了前瞻性和系統性保障。
3年來,廊坊市開展的預算績效管理改革,不僅完成了一次財政管理模式的升級,而且從行政方式、決策機制、管理行為上改變了各個部門的履職習慣。多個市直部門負責人表示:“以前是多要錢難,現在是花好錢難,只花錢、不問效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簡單的話語,就將預算績效管理改革對財政管理格局和理念轉變的成效勾勒出來。
姚振輝表示,全市財政系統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緊緊圍繞“健全現代預算制度”重要要求,系統謀劃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廊坊財政場景,力爭到2023年底,形成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和集中財力辦大事緊密結合的管理模式,以績效管理促成本核算,加快健全重點領域財政支出標準體系,助力打造高品質民生福祉,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河北日報通訊員劉杰、趙勇、張派 記者周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