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克里霍維亞克吃到黃牌時,我的心跳一度都要停止了。因為我們知道,我們出線可能不得不考慮到公平競賽積分。”北京時間12月1日晨,卡塔爾世界杯C組最后一輪比賽結束,波蘭隊主教練米赫涅維奇賽后直言有種“死里逃生”的感覺。該比賽日,原本被認為出線形勢較為明朗的C組,卻因為公平競賽積分這一“生死判官”忽隱忽現,而變得跌宕起伏。
(資料圖片)
C組最后一輪比賽之前,積分形勢為波蘭隊4分、阿根廷隊3分、沙特阿拉伯隊3分、墨西哥隊1分,4支球隊都有出線希望。
兩場比賽同時開始后,波蘭隊和墨西哥隊的出線形勢因比分的變化而一度變得撲朔迷離——第66分鐘,阿爾瓦雷斯抽射破門,阿根廷隊以2∶0領先波蘭隊;而同一時間,墨西哥隊也以2∶0領先沙特阿拉伯隊。如果這樣的比分都保持到比賽結束,波蘭隊和墨西哥隊將出現積分、總凈勝球數、總進球數、相互戰績完全一致的情況,不得不按照公平競賽積分來確定小組排名以決定出線權的歸屬。
根據世界杯小組賽出線規則,同組球隊首先看積分,積分前兩名的球隊出線。如果球隊積分相等,則先比較各自的總凈勝球數,凈勝球多的排名靠前;如總凈勝球數相同,則比較總進球數;如果總進球數依然相同,則將依次比較涉及球隊間相互比賽的總積分、總凈勝球數、總進球數。
如果依據上述規則依然無法完成小組排名,國際足聯一度以抽簽來決定名次。1990年意大利世界杯小組賽,前三名都能出線,愛爾蘭隊、荷蘭隊在確定第二名、第三名位次時,不得不采用了抽簽的方式。最終,荷蘭隊抽到小組第三名,隨后遭遇了那屆世界杯最后奪冠的德國隊。
峰回路轉,從2018年俄羅斯世界杯開始,國際足聯將公平競賽積分引入世界杯小組賽出線規則:當同組球隊根據此前規則不得不通過抽簽決定名次時,就可以進行公平競賽積分的比較。
紅黃牌是公平競賽積分的決定性因素。公平競賽積分規則規定,球隊每獲得一張黃牌將被扣除公平競賽積分1分,兩黃變一紅扣3分,直接被出示紅牌扣4分,一張黃牌加一張直接紅牌扣5分。
公平競賽積分規則甫一面世,就在俄羅斯世界杯上充當了一次“生死判官”:日本隊與塞內加爾隊最終通過公平競賽積分決定了排名,前者成為該規則的第一個獲益者。
也正因如此,本屆世界杯,波蘭隊在與阿根廷隊的比賽前就做好了跟墨西哥隊比較黃牌數的準備,在比賽中踢得小心翼翼。特別是在得知兩場比賽都出現了2∶0的比分、很可能要比拼公平競賽積分之后,波蘭隊踢得更加謹慎,刻意避免身體對抗,米赫涅維奇不時提醒隊員不要犯規。
而沙特阿拉伯隊在第95分鐘攻進墨西哥隊一球后,小組出線的天平向波蘭隊傾斜了——他們和墨西哥隊積分相同,凈勝球卻比對方多了一個,最終幸運地避免了要靠公平競賽積分決定出線形勢的結局。
輸球晉級、贏球出局,波蘭隊、墨西哥隊各自在小組最后一戰的命運雖然令人唏噓,但都是成績積累使然。
與其把前途交給未知的命運,不如靠實力及早拼出光明的前景。不信請看——D組最后一輪,法國隊在與突尼斯隊的比賽中,將多名主力安排在了替補席。這場比賽,前兩場1平1負僅積1分的突尼斯隊果如賽前預料的那樣背水一戰,雖然最終法國隊以0∶1小負對手,卻仍舊以小組第一的身份出線。(河北日報記者王偉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