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焦磊 通訊員陳光)冬日里,天氣漸冷,而在深州市東安莊鄉西安莊村的黃韭地窖棚里卻是一片生機盎然。在濃郁的韭香中,村民劉占河認真梳理著一叢叢嫩黃的韭苗,“這幾年,黃韭市場行情越來越好,我今年新搭建了2個地窖棚,一個棚純收入最低能到一萬元以上。”劉占河高興地向記者介紹。
在衡水市鄧莊現代農業園區內,工人在蔬菜大棚內采摘黃瓜,這些新鮮的蔬菜將發往北京新發地。(資料圖)河北日報記者焦磊攝
深州黃韭以色黃、嬌嫩和味美而聞名,已有近600年的種植歷史。這幾年,深州市不斷調整農業結構,將黃韭作為“一村一品”重要特色產業,引導農戶綠色優質高效種植,并通過“合作社+電商平臺+禮盒+外地采購”模式銷售,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目前,該市黃韭種植面積達7200畝,年總產值達5000萬元。
【資料圖】
衡水市是農業大市,農產品資源豐富,深州蜜桃,阜城漫河西瓜,饒陽設施蔬菜等一批特色果蔬品牌叫響全國。近年來,該市不斷優化農業種植結構,加快推進果蔬產業發展,果蔬產業已成為該市農業和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截至目前,該市水果種植面積50萬畝,產量達110萬噸,蔬菜(含瓜)播種面積達114.6萬畝,產量354.5萬噸,其中設施蔬菜面積位列全省第二。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按照省委十屆三次全會部署要求,衡水市全面梳理果蔬產業發展現狀,制定明確目標任務,大力推動果蔬產業規模化、產業化、品牌化。提出到2035年,在全省率先建成安全、綠色、營養、特色,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高品質果蔬產業示范區。
饒陽縣冠志農業公司種植戶在采摘蔬菜。(資料圖)河北日報記者焦磊攝
瞄準未來五年目標,衡水市將重點實施果蔬生產基地建設、果蔬品質提升、科技支撐助力、高端品牌塑造、加工產業園區建設、綜合物流交易平臺建設等六大工程,到2027年,該市果蔬要進入質量安全、綠色健康的特色高端產品行列,果蔬總面積達到168萬畝、產量560萬噸,農產品(果蔬)加工能力達到15萬噸,在北京市場占有率達到10%,成為全省高品質果蔬發展樣板。
優化產業布局,推進設施提檔升級。按照“1+1+N”產業布局,該市規劃建設饒陽縣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全程質量控制高質高效試點縣、大廣高速果蔬產業帶和若干個規模示范片區,并新建、改造提升一批節地節能型、宜機化的新型果蔬設施。同時引進種苗龍頭企業,提升數字化育苗水平。
調優果蔬品種,提升果蔬品質。引進示范果蔬名優新特品種,同時放大葡萄、蜜桃等品種優勢,加快實施果蔬產業提升行動,建設標準化生產基地,提升產品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并建設果蔬信息化質量標準中心,建立健全優勢果蔬品種全產業鏈標準體系,強化全鏈條質量安全監管。
組建專家團隊,提供全方位科技服務。深化院市、校市合作,與科研院所共建產業研究院、研究中心、產業學院、分布式服務站,并組建果蔬科技服務專家團隊,在饒陽縣建設果蔬科技研發中心,提升農業創新驛站服務水平,推廣果蔬新品種、新成果、新技術應用,示范引領果蔬產業發展。
提升區域公用品牌,打造知名單品。創建衡水果蔬區域公用品牌,提升暢通高端銷售渠道。引導龍頭企業、合作社創建企業品牌的同時,打造一系列果蔬單品高端品牌,并借助媒體平臺和各類農交會,設立展銷專柜、發展訂單農業、開展直供直銷,帶動農產品基地發展和品牌建設。
大力招商引資,建設加工園區。瞄準全產業鏈各環節精準招商,建立招商企業目錄和項目庫。2023年將加快推進北京新發地、綠港公司等合作項目落地,重點推進9個農產品精深加工項目建設。同時,新(擴)建7個農產品(果蔬)加工產業園。
提檔升級交易市場,打造電子商務中心。2023年,該市將對桃城東明、饒陽春陽等現有果蔬交易市場進行提檔升級,果蔬交易量達到230萬噸以上。加快建設冀州區新發地城市保供倉、深州市鮮天下農副產品倉儲冷鏈物流等項目。并以冀州區為重點,整合打造衡水市農產品(蔬菜)電子商務中心,通過線上、線下結合,拓寬銷售渠道,提高產品銷量和市場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