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河北省政務服務管理辦公室獲悉,2020年河北省公共資源交易電子化交易率在全國率先超過80%,全省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整合共享取得新突破。
今年以來,河北省加快推進公共資源交易全流程電子化建設應用,推動全省公共資源交易從傳統線下模式到線上模式轉變,完善電子服務系統、電子交易系統、電子監管系統、投訴受理系統和市場主體評價系統。
今年1-11月,全省公共資源工程建設項目、政府采購、土地使用權出讓和國有資產交易四大類項目共完成交易55222宗,成交額約3028.31億元,政府采購、工程建設招投標項目節約預算資金655.52億元,部分地市電子化交易率超過85%,為進一步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公共資源交易市場和公平便捷的公共資源交易營商環境奠定了堅實基礎。
據了解,河北省在全國首先制定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建設地方標準,實現省市縣三級貫通。在全省范圍內逐步建成省市縣三級交易平臺170個,其中省級1個,市級14個,縣級155個,形成全省完善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體系,構建全省公共資源交易綜合信息服務“一張網”。
其中,建成“河北省公共資源交易服務平臺”,縱向與國家及河北省13個地市及雄安新區、155個縣級平臺鏈接,橫向與省財政、衛計等部門對接,實現互聯互通、信息共享;建成公共資源統一市場主體庫,已累計注冊用戶近20萬人,并依托統一市場主體庫,搭建互認互通CA應用平臺,各市均按照統一接入規范積極開展對接,實現“一地注冊,全省通用”;推進市縣一體化電子交易系統建設,以政府采購、工程建設兩類交易為重點,推進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從依托有形場所向以電子化平臺為主轉變,并在全國范圍內率先建立電子檔案地方標準,完成電子檔案管理系統開發,實現交易項目全程留痕,打通交易電子化最后一個環節。
在此基礎上,省、市交易平臺均依托信息系統開展“全程網辦”“不見面開標”,通過網上匿名下載招標采購文件、不見面開標,初步解決明招暗定、圍標串標問題,并開通市場主體線上注冊業務,市場主體“一次不用跑”即可辦理完成進場交易手續。
此外,除將工程建設、土地和礦業權出讓、產權交易、政府采購、醫療設備、排污權等6大類133項公共資源交易項目納入目錄管理外,河北省進一步將海域權、農村集體產權交易納入統一平臺,拓展進場交易范圍,進場項目種類位于全國前列。(記者 劉延麗)
關鍵詞: 公共資源交易電子化交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