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河北省‘十四五’規劃《綱要》”新聞發布會。
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河北省堅持開門開放編制規劃,歷時近兩年,幾易其稿,編制形成。《綱要》共18篇、72章,包括3大板塊。
設置23項指標 突出河北特色
“既落實國家要求又突出河北特色,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省發展改革委經濟與國防協調發展處處長王希鋒介紹,圍繞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總目標,《綱要》共設置5大類23項指標,其中,預期性指標13項,約束性指標10項??傮w比“十三五”規劃減少了6項。
從指標類別上看,增加了包括糧食綜合生產能力、能源綜合生產能力2項安全保障類指標,以及體現質量效益、民生福祉等現代化建設新階段要求的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例,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比例,城鎮調查失業率等6項指標。
從經濟增長目標看,考慮到重大國家戰略和國家大事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步伐加快等多重利好因素疊加,“十四五”時期,河北省經濟增長目標設置為6%左右,這一增長目標是有基礎支撐的,是積極穩妥的。
聚焦六方面 謀劃“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重大舉措
“從三件大事、科技創新、轉型升級、改革開放、城鄉融合、生態環保、民生保障、社會治理等重點領域,謀劃提出了一批‘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舉措。”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新聞發言人趙增寶表示,“十四五”時期,河北省將重點聚焦六個方面,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聚焦辦好“三件大事”,提出深入實施“兩翼”帶動發展戰略、統籌推進雄安新區整體開發建設、有序有效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加快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建設、促進廊坊北三縣與通州區一體化發展、推動重點領域協同發展向縱深拓展、建設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等重大舉措。
聚焦落實創新發展理念,提出實施科技強省行動、打造京津科技成果轉化集中承載地、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堅定不移建設質量強省、促進現代服務業繁榮發展、建設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著力擴大消費需求和暢通國內大循環等重大舉措。
聚焦落實協調發展理念,提出優化農業結構、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完善城鎮空間布局和結構體系、大力發展城市經濟和縣域經濟等重大舉措。
聚焦落實綠色發展理念,提出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加快張家口首都“兩區”建設、開展華北地下水“大漏斗”綜合治理、持續深化污染防治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全面保護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態系統、推動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等重大舉措。
聚焦落實開放發展理念,提出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積極推動自由貿易試驗區創新發展、全面提升開發區能級和水平、提升對外經貿合作水平等重大舉措。
聚焦落實共享發展理念,提出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全面推進健康河北建設、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完善公共服務制度體系、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保障婦女未成年人和殘疾人基本權益等重大舉措。
聚焦大事要事 謀劃一批重大工程項目
圍繞落實《綱要》確定的目標任務和重大舉措,聚焦大事要事,河北省謀劃了一批具有全國性影響、能顯著優化生產力布局、形成帶動示范效應的重大工程項目。
“到2025年,培育形成100家科技領軍企業,全省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5萬家左右。”省發展改革委發展戰略和規劃處處長白樹民介紹,在科技創新、產業升級等方面,河北省提出一批重大創新平臺、轉化孵化基地、傳統產業智能化改造等工程項目。實施創新平臺提升工程,啟動建設河北實驗室,引進一批重大戰略性創新平臺、對區域產業發展具有引領作用的創新平臺、面向市場應用的創新平臺。實施創新人才雙百工程,重點支持100名高層次創新創業領軍人才,打造100個高水平創新創業團隊。
此外,還提出一批新型基礎設施、交通、能源、水利等建設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方面重大工程項目,一批地下水超采治理、環境污染治理、生態修復保育等生態環境方面重大工程項目以及一批全民素質提升、重大民生、社會治理等社會民生方面重大工程項目。(記者信賀寧 李代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