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規劃建設廊坊臨空經濟區,是省委、省政府確定的“三件大事”之一。盛夏時節,記者走進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廊坊片區建設現場,只見到處紅旗招展、塔吊林立,呈現出蓬勃生機、澎湃動力。建設者們正激情滿懷、晝夜奮戰,一派熱火朝天的建設場景。國際一流航空城正從圖紙變為生動實踐
綜保區海關卡口“門”造型高大壯觀,臨空秀林繁花似錦,臨空水系波光粼粼……盛夏時節,走進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廊坊片區(以下簡稱“廊坊臨空經濟區”)建設現場,到處紅旗招展、塔吊林立,呈現出蓬勃生機、澎湃動力。建設者們正激情滿懷,晝夜奮戰。國際一流航空城正從圖紙變為生動實踐。
生態優先 水城共融
高質量規劃建設廊坊臨空經濟區,是省委、省政府確定的“三件大事”之一,是新時代廊坊改革發展的重大舉措。
近日,記者驅車沿著廊坊市藝術大道一路向西,來到廊坊臨空經濟區。穿過宏偉的臨空之門,映入眼簾的第一道風景便是臨空秀林。這也是廊坊臨空經濟區園林景觀綠化的一個重要節點。只見各種鮮花嬌艷欲滴,蒼松翠柏郁郁蔥蔥,寬闊的塑膠跑道方便居民健身活動。
河北建設園林工程有限公司臨空秀林項目生產主管胥光月告訴記者,目前,臨空秀林項目已經全部完工進入養護期。該項目以打造“臨空葉脈—郊野林脈”為主題,塑造具有臨空特色的混交林帶,植物配置層次豐富而不雜亂,還建設了3個休閑廣場和1個魔方觀景臺,整體景觀彰顯廊坊的城市特色和城市精神,提升城市魅力,全力打造優美自然的生態國門,展現綠水青山的大國形象。
在臨空秀林南部,水系治理項目的部分樣板工程已呈現林水共融的生態美景。“正在建設的永北干渠、四干渠河道治理全長14.685公里,景觀設計范圍129.6萬平方米。”中國水電基礎局廊坊臨空水系治理EPC工程項目經理部技術總工柴桂明告訴記者,這是廊坊臨空經濟區的第一個水利工程,截至6月底,工程進展順利,預計今年底全部完成,將呈現出三季有花、四季有綠、親水漫步、水城共融的景觀。
鏖戰酷暑 建設正酣
在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綜合保稅區(河北)一期項目現場,海關卡口的“門”形造型已顯現,寬闊的千斯路已經具備通車條件。廊坊臨空經濟區自貿區綜保區推進部主任張雪彬告訴記者,海關主卡口正在加緊進行地磅的建設,綜合業務樓正在進行內部裝修,智能倉儲和物流中心正在加緊推進,已經完成了總體工程的85%。
在臨空服務中心項目建設現場,1500余名建設者冒酷暑戰高溫,加班加點推進項目建設。“臨空服務中心有12棟單體建筑,11棟主體已經封頂。4棟建筑正在進行外幕墻施工和內部裝修,預計10月初交付使用。其余建筑預計在12月底交付使用。”中建八局臨空服務中心項目主管張德鋼說。
臨空服務中心是廊坊臨空經濟區第一個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的項目。作為面向全國乃至世界的窗口,它承擔著政務服務、規劃展示、會議舉辦、企業辦公等功能,是臨空經濟區功能定位與發展理念的率先呈現。
近日,隨著最后一斗混凝土澆筑完成,由中國二冶集團有限公司承建的臨空第二小學主體工程順利封頂。該項目占地面積31.48畝,建筑面積19349.5平方米,設計24個班級,可容納1080人,是廊坊臨空經濟區2021年度重大民生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按照規劃,該校面向臨空經濟區回遷群眾及當地子女招生。
“我們也正在加緊推進第一中學項目的建設。”中國二冶集團有限公司航空物流起步區北區第一中學項目部支部書記黃占維說,“計劃2022年6月底整體工程竣工驗收,并投入使用。”
智慧物聯 全面啟動
“廊坊臨空經濟區智慧水務將構建智能感知、數據融合和智慧應用三大體系,實現涉水事務感知、監管及決策的全過程智能管控。”日前,記者來到設立在新奧集團的廊坊臨空經濟區智慧城市物聯感知實驗室(以下簡稱“物聯感知實驗室”)。智慧水務項目負責人郭周宇正在一套微型智慧水務系統旁檢驗實驗效果。
在“物聯感知實驗室”里,記者看到,廊坊臨空經濟區物聯建設覆蓋全量應用的智能感知場景,包含智慧工地、智慧水務、智慧社區、智慧交通、智慧安防、智慧能源等近20類專項應用。
廊坊臨空經濟區智慧城市部物聯網項目負責人趙紫銅告訴記者,“這里是大物聯建設的模擬戰場,是智慧城市的縮影模型,通過監測與調試各場景中物聯設備的應用效果,解決物聯設備前端感知和后端適配等問題,以滿足未來在實際應用場景中快速安裝、快速入網的迫切需求。”趙紫銅說。
廊坊臨空經濟區智慧城市物聯感知實驗室是由廊坊臨空管委會與新奧集團共建,聯合華為、騰訊、東華等業內頂級生態伙伴共同參與的國內首個面向智慧城市全場景智慧物聯的實踐基地。隨著廊坊臨空經濟區城市建設的開展,智慧城市大物聯建設正以物聯感知實驗室為抓手全面啟動。(記者 祝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