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廊坊市按照北三縣與北京城市副中心“四統一”一體化發展要求,出臺了北三縣城鄉環境綜合整治提升行動實施方案,提出用半年時間,從根本上提高北三縣城鄉環境質量,擦亮北三縣宜居宜業城市底色,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和高質量發展創造良好條件。
連日來,北三縣積極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整治提升行動,對標通州標準,下足“繡花”功夫,圍繞城鄉基礎設施改造提升、城鄉環境秩序整治、提升“凈綠亮美”水平、生態環境治理等四個方面,加快推進國省干線及縣鄉公路標準化整修、違法建設治理管控、大氣污染防治鞏固提升等22項重大工程,建設一批有特色、有品位、群眾滿意的精品道路、精品村街、精品游園,全面打造整潔、優美、文明、和諧的北三縣城鄉新形象。
垃圾不見了,違建拆除了,道路變美了,通行更暢了……通過一系列的綜合整治行動,北三縣的道路兩側煥然一新,步步皆是美景。
盛夏時節,漫步在香河縣濱河綠道,讓人賞心悅目,心曠神怡。濱河綠道是該縣蔣辛屯鎮重點打造的沿潮白河景觀道路,河對岸就是北京市。通過喬木、灌木、地被植物和花草的合理搭配,這條路構建成一條高綠量、多層次、色彩豐富的生態廊道。
該鎮行政執法隊隊長吳瑞臣介紹,濱河綠道工程分4期建設,目前已經全部完工。原來這個地塊有坑塘,還有部分田間路、廢棄地。修建這么一條景觀道路,不僅極大地改善了鎮區的生活環境,同時,與堤頂路形成了一條旅游閉合環線,把沿線這些農業項目以及沿線的村莊有效地串聯起來,實現了與錦繡潮白、水岸潮白田園綜合體等8個休閑農業、旅游民宿項目的有效銜接,進一步增加了百姓休閑娛樂的去處。
在香河縣迎賓路上,環衛工人冒著酷暑,一邊清掃沿路垃圾,一邊用沖刷車清洗便道,保持道路“一塵不染”。該縣環境衛生管理局信息科科員王立艷告訴記者,自城鄉環境綜合整治提升行動開展以來,他們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前提下,加大城區道路清潔保潔力度,確保環境衛生干凈整潔,為居民提供良好的出行環境。
集中清理祁陳路、大香線和廠通路沿街垃圾,懸掛宣傳標語……大廠回族自治縣啟動“煥新模式”,全面清潔城鎮“面子”和“里子”。
在國道G230通武線大廠段沿線,該縣交通運輸局的工作人員正在進行路面養護。該局副局長劉志利告訴記者,他們7月15日入場施工,目前已完成挖補破損路面1000平方米,微表處施工3.4萬平方米。
“城鄉環境綜合整治提升行動開展以來,我們積極對標通州標準,集中力量攻堅,扎實推動路域環境持續改善。在城鄉基礎設施改造提升方面,高標準完成公路裂縫灌封4.7萬余延米,小修挖補4450平方米,施劃標線4000余平方米,完成路肩邊溝整修6700米。”劉志利說,“在提升‘凈綠亮美’水平方面,加大對公路主路面以及輔路至門店高標準深度沖洗和保潔。同時,進一步加大綠化管護力度,累計綠植澆灌883車次,清理枯枝、雜物386車次,修剪綠籬31.34公里。”
7月21日,記者驅車沿首都環線高速三河南連接線來到楊莊鎮范港村,一路上被道路兩側的美景深深吸引,只見各色鮮花爭相綻放,騎行步道、健身設施、游園小景一應俱全。
連接京津的首都環線高速三河南連接線工程是構建首都地區環線交通運輸體系、完善三河市南部基礎設施建設的一項重要舉措。道路全長16.7公里,起點位于大廠回族自治縣雙趙路與大香線交叉口,終點至泃河與天津交界處,橫跨李旗莊、泃陽、楊莊三鎮,規劃為一級公路,瀝青混凝土路面,路面寬24米,道路兩側建設了郊野休閑林帶、生態體驗林帶、居民活動體驗林帶等喬灌結合景觀帶。
三河市楊莊鎮黨委委員、副鎮長李東亞告訴記者,城鄉環境綜合整治提升行動開展以來,他們堅持全黨動員,全民參與,全域整治,按照“拆、建、管”三步驟來實施,拆除村街、道路兩側的私搭亂建,清理垃圾死角,同時,通過拆出的空地建設小菜園、小游園、小果園,提升了村街道路的綠化水平。
“以前,首都環線高速三河南連接線兩側經常有亂扔垃圾的現象。現在,沿路建設了綠化景觀帶,并以沿線村街為節點打造了郊野公園,供群眾休閑娛樂,實現了四季有綠、三季有花、全年有景,為廣大城鄉居民提供了良好的出行環境。”李東亞說,下一步,楊莊鎮將以這條道路為軸,圍繞周邊村街以點連線,以線帶面,重點整治提升環境,打造鄉村振興示范區。(記者 祝雪娟 孫澤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