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港口集團秦皇島海運煤炭交易市場發布,8月4日至10日,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報收于682元/噸,環比上行9元/噸。
從環渤海六個港口交易價格的采集計算結果看,24個規格品價格全部上漲,漲幅為5至15元/噸。
分析認為,本周期內,適逢8月長協價格調整節點,據測算,8月5500K年長協價格663元/噸,較上月上漲15元/噸。長協價格的大幅上漲,使環渤海煤炭市場綜合價格有所上升,但從市場實際情況看,政策發力、進口今年新高以及產地降價等因素共同作用,本周期市場價格高位觸頂回落,整體以緩降為主。
“保供穩價”政策頻落地,市場看空情緒漸濃。一系列保供組合拳作用下,煤炭主產地增量較樂觀,加之疫情原因煤炭公路外運受限,產地庫存累積,礦方接連下調報價。政策加碼背景下,市場預期看空,價格理性回落。
7月進口量創今年新高,進口替代作用增強。內貿價格持續攀升,終端將采購渠道轉向外貿,外貿價格相較內貿仍有價格優勢。7月,我國進口煤及褐煤3017.8萬噸,環比增長6.29%,同比增長15.62%。1至7月份,我國累計進口煤及褐煤16973.8萬噸,同比下降15%。煤炭進口量創下今年以來新高,對內貿補充作用較強,對內貿價格的持續上漲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供需矛盾有所緩解,價格高位承壓回落。8月以來,大秦線日均運量均維持在120萬噸以上水平,包括日常天窗檢修日,調入穩定增加,秦唐滄港口庫存增至1900萬噸以上水平,較7月30日增加近百萬噸。終端方面,受臺風和降雨影響,居民用電水平有所下降,電廠日耗較7月最高值回落近10萬噸,電廠用電負荷有所緩解。隨著夏季用煤高峰進入尾聲,電廠對高煤價抵觸心理較強,價格高位承壓。
沿海航運市場方面,秦皇島海運煤炭交易市場發布的海運煤炭運價指數(OCFI)顯示,8月4日至10日,海運煤炭運價指數小幅上漲。截至8月10日,運價指數收于1065.18點,與8月3日相比,上行12.73點,環比上行1.21%。
具體到部分主要船型和航線,8月10日與8月3日相比,秦皇島至廣州航線5-6萬噸船舶的煤炭平均運價報57.1元/噸,環比下行1.0元/噸;秦皇島至上海航線4-5萬噸船舶的煤炭平均運價報41.4元/噸,環比上行3元/噸;秦皇島至江陰航線4-5萬噸船舶的煤炭平均運價報43.4元/噸,環比上行2.9元/噸。(記者趙曉慧 通訊員齊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