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好一件實事,溫暖一片人心。從持續改善人們居住環境,到提升市政基礎設施承載能力,再到強化“一老一小”服務……件件民生實事回應百姓關切,增進民生福祉,河北民生半年成績單透著濃濃暖意。
養老服務提質增能
實現老有所養
“我們的房間和醫院在一個院子里,住在這兒安心、踏實。”提起勁松老年公寓的生活,71歲的正定縣塔元莊村村民張小缺滿臉笑意。
以家庭為核心、以社區為依托、以專業化服務機構為依靠,塔元莊村在為老年人提供養老社會化服務的同時,還籌建了健康體檢室、衛生服務站、書法室、老年大學等服務設施。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無微不至的貼心照顧,讓老年人感受到了幸福的味道。
在距離正定縣130公里的邢臺辛留寨社區,年過六旬的孟增均同樣過著舒心的晚年生活,“我這生活跟‘入托’差不多,早晨來,晚上回家。”這種“白天入托接受日間照料,晚上回家享受家庭生活”的社區養老服務模式,深受老人喜歡。
為了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今年河北著力推進養老服務提質增能,截至6月底,新增養老機構床位16559張,改造康復護理型床位17015張。1000個新建社區日間照料服務站(點)項目全部開工建設,其中竣工916個,完成率91.6%。
破解“三點半”難題
推進幼有所育
除了“一老”,“一小”也牽系著家庭幸福、社會和諧。
“一閃一閃亮晶晶,滿天都是小星星……”6月3日下午4點,邯鄲市荀子實驗小學,音樂教室內孩子們歌聲飛揚,校園內的操場上足球賽踢得火熱。家長們不用再為三點半接孩子發愁。在這所學校,學生們可以免費接受課后服務,并根據興趣選擇學校設置的特色課程。
學生不但有人管,還能學得好,這種“政府帶娃”的模式在河北省廣泛推開。自今年春季開學以來,為有效解決“3點半難題”,河北對全省1至6年級小學生實施校內課后免費服務,目前有1.3萬所學校、339萬小學生受益,覆蓋率分別達到84.34%和51.46%。
為了讓農村孩子同樣享受便捷、優質、貼心的學前教育,河北省將“推進城鄉幼兒園全覆蓋”列入“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10件民生實事之一。在民生工程新建、改擴建152所農村公辦幼兒園基礎上,再規劃建設農村幼兒園(點)302所,預計新增學位2.5萬個,今年年底前將實現農村學前教育全覆蓋。
持續改善人居環境
讓住有所宜
“樓道里也都刷了大白墻,小區的路也沒坑了,真好!”石家莊市民李孟忠所居住的圣雪良園小區,去年進行了老舊小區改造,除了對樓體外立面鋪設保溫層外,還增設了健身路徑、塑膠跑道等,曾經的破舊小區換了一副新面孔。
良好的居住環境是老百姓最樸實的期待與夢想。為了提升居民幸福感,今年河北省計劃改造老舊小區3057個,上半年已開工建設老舊小區3057個,開工率100%。
作為保障性安居工程之一,棚戶區改造工程惠及千家萬戶。今年河北省繼續將棚戶區改造納入20項民生工程,計劃新開工11萬套,基本建成13.2萬套。上半年已開工9.31萬套,開工率達到84.7%;基本建成10.93萬套,已完成年度目標的82.8%。
此外,河北省還科學制訂城中村改造計劃,依法有序組織征遷,切實維護群眾合法權益。今年河北計劃啟動城中村改造項目459個。上半年,已啟動247個,已完成年度任務的53.8%,一批批居民喜遷新家的愿望正在變成現實。
件件實事增進民生福祉
7月23日,石家莊市民生路與休門街交叉口西南角,一處地下停車場正在加緊建設,該項目規劃地下立體停車泊位594個,從3月開工,預計年底建成投入使用。
今年,省委、省政府將城市公共停車設施建設納入20項民生工程,計劃城市(縣城)新增公共停車位不少于20萬個。上半年城市公共停車設施建設已開工18.7萬個,開工率93.5%,其中,已建成12.1萬個,完成率達60.5%。
除此之外,多項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急難愁盼”的事正在解決:
河北計劃改造市政老舊管網288公里,上半年已改造完成243.3公里,完成率84.5%;
城市排水管網雨污分流改造工程中,計劃實施雨污分流改造690公里,目前已改造完成504.8公里,完成率73.2%;
……
群眾利益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老有所養、幼有所育、住有所“宜”,停車更方便,飲水更安全……一件件民生實事辦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一張張有溫度的民生答卷正在不斷書寫。(記者 張曉明 王棋 韓建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