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五年,衡水市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開創衡水人民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為目標,統籌發展和安全,大力推進產業振興強市、結構調整富民,努力打造詩意棲居的幸福之城,建設產業興旺的富強新衡水、創新創業的活力新衡水、崇德向善的文明新衡水、精致精細的善治新衡水、城鄉雋秀的魅力新衡水、安定安寧的平安新衡水
8月23日上午,衡水市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衡水會堂開幕。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當前,衡水發展已經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今后五年,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也是衡水推動高質量發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的關鍵五年。
今后五年,衡水市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開創衡水人民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為目標,統籌發展和安全,大力推進產業振興強市、結構調整富民,努力打造詩意棲居的幸福之城,建設產業興旺的富強新衡水、創新創業的活力新衡水、崇德向善的文明新衡水、精致精細的善治新衡水、城鄉雋秀的魅力新衡水、安定安寧的平安新衡水。
該市將堅定不移推進新型城鎮化,以人為核心打造詩意棲居的幸福之城。堅持規劃引領,提升建管品質,著力把城市功能做強、環境做美、特色做優,加快建設生態宜居美麗湖城。
優化城鎮體系。高質量編制國土空間規劃,合理留足發展空間。加快構建中心城市與縣城、重點鎮、特色小鎮協調發展、功能互補的城鎮體系,促進人口和產業集聚。支持武邑、棗強撤縣設區,景縣撤縣設市,深州、安平、景縣、故城發展成為Ⅰ型小城市,武強、饒陽、阜城加強縣城建設,推動撤鄉設鎮、撤鎮設街道,健全和完善戶籍改革配套制度。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0%左右。
推動城市擴容提質。優化城市空間,高起點謀劃和推進濱湖新區、高鐵南站片區、河東舊城區、桃城西部新區等片區建設。暢通城市路網,謀劃建設連通主城區各組團的快速路,改造提升主次干道,跟進道路交通精細化管理和基礎設施建設。塑造城市風貌,全力推進滏陽河文化帶建設,重點打造文峰盈彩灣、衡橋月夜灣、龍眼賞晴灣等功能節點。桃城區發揮好城市經濟“排頭兵”作用,冀州區加快向主城區實質性轉變,濱湖新區建設獨具魅力的“城市會客廳”。
強化城市精細管理。統一整修老舊建筑外立面,實施空中“蜘蛛網”專項整治和口袋公園建設工程,著力解決校圈、商圈、醫圈路段擁堵問題,常態化開展違法建設治理行動,讓城市更加清爽有序。開展城市體檢,實施城市更新,補足城市基礎設施短板,加強公共停車、充電樁、體育健身等各類生活服務設施建設。改造老舊小區503個、城中村38個。推進小區物業管理全覆蓋。強力整治易澇片區和積水點,提升城市防洪排澇能力。加快建設“智慧衡水”,開發醫療醫保、交通出行、社區管理等數字化應用場景。
健全城鄉融合發展機制。實行城鄉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一體規劃建設,謀劃實施一批標志性項目。推行財政轉移支付、城鎮建設用地增加規模與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掛鉤機制,促進農業轉移人口就地就近轉移,建設城鄉產業協同發展先行區。做強做實縣域醫共體,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提升縣域整體醫療服務水平。提高鄉村教師待遇,建立強校對口幫扶弱校機制,推動城鄉教育同質發展。(記者 盧婉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