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幫助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創業,唐山市持續加強政策扶持,做好職業介紹、職業培訓、職業指導等服務。在此基礎上,針對通過市場渠道切實難以實現就業的,開發公益性崗位進行兜底安置。今年以來,全市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再就業9726人,零就業家庭動態為零。就業困難人員辦理“就業困難人員認定”后,可以享受這些補貼性扶持政策。
10項“含金”政策:
●鼓勵企業吸納就業困難人員就業
1.吸納就業困難人員崗位補貼。對吸納就業困難人員與其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并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用人單位給予相應勞動合同期限的崗位補貼,補貼標準最高不超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30%。補貼期限,除對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的就業困難人員可延長至退休外,其余人員最長不超過3年(以初次核定其享受社會保險補貼時身份證年齡為準)。
2.吸納就業困難人員社會保險補貼。對招用就業困難人員與之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并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單位,按其為就業困難人員實際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含生育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和工傷保險費給予補貼,不包括就業困難人員個人應繳納的部分。補貼期限,除對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的就業困難人員可延長至退休外,其余人員最長不超過3年(以初次核定其享受社會保險補貼時身份證年齡為準)。
●支持就業困難人員創業
3.創業補貼。就業困難人員初次創業、取得營業執照、登記就業、正常運營6個月以上的,給予一次性創業補貼。補貼標準為每個創業項目5000元。
4.初次創業社會保險補貼。就業困難人員初次創業領取營業執照(包括從事個體經營或創辦小微企業和在民政部門注冊的社會組織,除國家限制行業外)、登記就業、正常經營6個月以上且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按實際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給予補貼,補貼期限最長不超過3年。每人只能享受一次。
5.個人創業擔保貸款貼息。符合條件的就業困難人員創業可申請創業擔保貸款,額度最高不超過20萬元;對符合條件的借款人合伙創業或組織起來共同創業的,貸款額度可按照人均不超過22萬元,總額度不超過130萬元確定貸款規模。貸款期限最長不超過3年,累計享受不超過3次。創業擔保貸款1年期LPR-150BP以下部分由貸款人負擔,其余部分由財政部門按規定貼息。
●支持就業困難人員靈活就業
6.就業困難人員靈活就業社會保險補貼。對就業困難人員靈活就業后申報就業、辦理就業登記,并以個人身份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按最高不超過其實際繳費的2/3給予社會保險補貼。補貼期限,除對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的就業困難人員可延長至退休外,其余人員最長不超過3年(以初次核定其享受社會保險補貼時身份證年齡為準)。
●支持就業困難人員提升職業能力
7.創業培訓補貼。就業困難人員可免費參加創業培訓。對取得合格證書的,按每人最高不超過1500元標準,給予定點培訓機構補貼,其中培訓對象取得營業執照的給予100%補貼,未取得營業執照的給予60%補貼。
8.技能培訓補貼。就業困難人員可免費參加職業技能培訓。對取得初級、中級、高級、技師、高級技師職業資格證書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分別給予定點培訓機構每人最高2200元、2700元、3500元、3500元、3500元培訓補貼;職業(工種)為急需緊缺工種的,可在相應補貼標準基礎上上浮10%。
●公益性崗位兜底安置就業困難人員
9.公益性崗位補貼。對公益性崗位安置的就業困難人員給予公益性崗位補貼,補貼標準參照當地最低工資標準執行。補貼期限,除對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的就業困難人員可延長至退休外,其余人員最長不超過3年(以初次核定其享受社會保險補貼時身份證年齡為準)。
10.公益性崗位社會保險補貼。通過公益性崗位安置就業困難人員并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單位,按其為就業困難人員實際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含生育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和工傷保險費給予補貼,不包括就業困難人員個人應繳納的部分。補貼期限,除對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的就業困難人員可延長至退休外,其余人員最長不超過3年(以初次核定其享受社會保險補貼時身份證年齡為準)。(燕都融媒體記者閆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