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不過夕陽紅。讓老年人老有所養、生活幸福是我們共同的愿望。日間照護讓老人感受到了家門口“托老所”的幸福,嵌入式新型養老模式也在改變著老人的生活。截至目前,石家莊市民政局已完成新增養老機構養老床位3374張,改造康復護理型床位3590張,新建社區日間照料服務站(點)304個,預計今年年底基本實現社區日間照料站點全覆蓋
最美不過夕陽紅。讓老年人老有所養、生活幸福是我們共同的愿望。9月8日上午,在石家莊市新華區盛世天驕社區日間照料服務站,記者看到幾位老人正在排練舞蹈,優美的舞姿和步伐讓她們顯得格外精神。
“平時子女工作忙,陪伴和照顧我們的時間比較少。退休以后,閑暇之余我就來社區的日間照料站,唱唱歌跳跳舞,覺得心情特別愉快。”75歲的社區居民王瑞素說。
據了解,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是指用“小型陪伴式”服務打造快樂養老、智慧養老服務體系,以生活照料、緊急救援、精神慰藉、康復保健等基本內容,為社區內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個性化的養老服務。
“社區共有2000多名老人,平時在日間照料服務站的大多為離退休老人、空巢老人等,服務站配有按摩室、足療室、心理咨詢室等多種活動空間供老人免費使用,并會定期安排社工組織老人進行健康體檢等工作。”新華區革新街道天驕社區黨總支書記任立志介紹,“日間照料服務站的目的就是讓社區的居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居家服務。”
日間照護讓老人感受到了家門口“托老所”的幸福,嵌入式新型養老模式也在改變著老人的生活。整潔寬敞的房間,設備齊全的康復室……走進橋西區振頭街道普愛養老綜合居家服務中心,該中心創建了石家莊首個嵌入式失智照護專區,不僅為老人提供專業照護,“回字形走廊”“記憶花園”等人性化的設計為失能、失智老人提供了安全放心的活動場所。
“站起來走走,今天真棒!”“能自己穿鞋了,明天爭取能獨立穿衣服好不好?”老人聽到康復師的鼓勵后開心地點點頭。
“母親今年93歲,老人患腦血栓以后喪失了生活自理能力,屬于重度失能,需要插胃管。以前孩子們白天不在家,老人很可能會自己拔掉胃管,在家照看的難度很大,后來就把她送到了咱養老服務中心,‘一碗湯的距離’和‘小而精’的管理模式,減少了我們很多顧慮。”家住振頭社區的65歲居民劉阿姨說。
嵌入式養老服務就是養老機構與社區有機融合在一起的養老模式,是以社區為載體,以資源嵌入、功能嵌入和多元運作方式嵌入為理念,在社區內嵌入一個市場化運營的養老機構,整合周邊養老服務資源,為老年人就近養老提供專業化、個性化、便利化的養老服務。
據了解,入住該照護專區的大多是患有阿爾茲海默癥、腦血栓后遺癥的老人,由于家庭照護難度大,缺乏專業知識,無法24小時全方位照看,家屬將老人送到養老服務中心后,既能隨時探望,又可以讓老人得到專業的照顧。
“通過嵌入式居家養老的模式,協助失智失能老人家屬提供專業化的照護,減少家庭照護壓力,利用智慧養老云服務平臺安排工人、按摩師、醫生等對半失能老人提供上門居家養老服務,同時為房間安裝生命體征檢測設備、扶手等適老化的改造,營造良好的養老氛圍,使老人生活更加便利。”河北普愛養老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安蘭茹說。
“橋西區以街道級養老服務中心為載體,通過市場化、專業化、規模化運作,結合‘養老不離家’的工作思路,探索建立新型社區養老模式,引導居民養老方式向居家和社區不斷延伸。”石家莊市橋西區民政局副局長劉東海介紹,“今年,橋西區已新(改)建了42個社區日間照料站點、小微型嵌入式社區照護中心2個,改造提升了77張護理型床位,預計今年年底前還將新增500張養老床位。”
截至目前,石家莊市民政局已完成新增養老機構養老床位3374張,改造康復護理型床位3590張,新建社區日間照料服務站(點)304個,預計今年年底前基本實現社區日間照料站點全覆蓋。(記者 朱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