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村的核桃皮薄核大還好吃,每年都有很多人專門來村里收購。”眼下,正是核桃采收的黃金季節,在遷西縣新集鎮林家峪村的萬畝核桃園中,村民們正忙著采收碩大飽滿的青皮核桃。
林家峪村種植核桃已有上百年的歷史,種植核桃面積達3000多畝,擁有成年核桃樹20余萬棵,年產核桃150萬斤,是遠近聞名的“核桃村”。“在我們村,幾乎家家戶戶都種植核桃樹。”村民楊伯錄說,村里成立了核桃專業合作社,每年由合作社對接收購核桃的商家,價錢也不錯。
林家峪村黨支部書記李艷春告訴記者,核桃專業合作社成立后,多次邀請河北農業大學教授來村里現場教學,并引進優良品種,提高核桃的品質,幫助村民實現增收。
靠著種植核桃樹富起來的林家峪村村民們,有人翻蓋了新房,有人添置了轎車,村集體又把村里的道路進行了翻修,家家都實現了“路路通”,村子里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目前,村里正在建造一座冷庫,用來儲存核桃。”李艷春說,“下一步,我們將延伸核桃深加工產業鏈,形成剝皮、去殼、加工一條龍生產線,爭取對接大型食品加工廠,讓核桃產業真正鼓起老百姓的‘錢袋子’。”
近年來,遷西縣積極打造“一村一品”,鼓勵各村因地制宜發展特色農業產業,并在資金和政策上給予一定幫扶。同時,促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提高農業生產經營效率,降低和分散傳統農業的經營風險,提升農業附加值,帶領百姓探索鄉村振興新路徑。2020年,全縣村集體經濟收入2萬元以下村全部清零,3個村被評為全省集體經濟跨越發展示范村,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0560元。(記者 郭慶敏 通訊員 顧大鵬 田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