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至18日,第十四屆中國·北方(平鄉)國際自行車童車玩具博覽會召開;
5月18日至21日,2021年中國·廊坊國際經濟貿易洽談會在廊坊召開;
9月6日至8日,2021年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博覽會在正定召開;
……
一個又一個展會在河北舉辦,有力提升了河北特色產業展會知名度和影響力,讓河北各地擴大了“朋友圈”,“國際范兒”也越來越濃郁。
會展業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晴雨表”和城市發展的“助推器”。
“十三五”期間,河北省會展行業發展良好,展覽數量和面積連續5年穩步增長,2019年全省展覽數量達到337個,展覽總面積達到416萬平方米。據《河北省會展業發展報告》統計,2019年,河北省共有19個縣(市)舉辦縣域產業展覽45場,展覽面積55萬平方米以上,主要為依托當地縣域特色產業型展覽。2020年受疫情影響,全省共舉辦各類會展項目96個,較2019年減少241個,同比下降71.5%。
多次參加各種展會的先河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市場部部長馬江紅說,會展產業對其他產業的拉動效應為1∶9,對于企業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流的會展能夠為當地帶來人流、資金流和信息流。
河北省會展促進中心主任楊輝強說,近年來,河北縣域展會蓬勃發展,數量和規模在全國名列前茅,有107個特色產業集群,涌現出了安平絲網、平鄉自行車、邯鄲緊固件等一大批小而美、小而精的專業展會,為縣域經濟的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2020年,“5·18”中國廊坊經貿洽談會成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國內首個國家級、國際化、綜合性的“云上”經貿洽談會,河北工業設計周、邯鄲緊固件展、石家莊動漫展等一批線上展會應運而生,為河北省疫情之下的會展業注入一泉活水,初步呈現出“以科技創新為引領,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會展業發展新態勢。
楊輝強認為,河北的會展業與發達地區相比還存在著一些短板和不足,展館數量和規模比較滯后,超過10萬平方米的展館缺乏,沒有達到每個市都有專業展館;品牌展會的數量不足,規模大、知名度大的展會還不具備,中小城市會展市場化程度不高,專業化有待增強;會展教育與人才培養體系滯后等。
那么,如何利用好107個特色產業集群,讓河北會展業形成品牌化、專業化、市場化、國際化?近日舉辦的2021會展產業展洽會暨河北會展業發展論壇上,中國會展業國際經貿論壇組委會主任王志平認為,河北毗鄰渤海灣,坐擁環渤海經濟帶,加上北京、天津的經濟輻射效應,近些年經貿環境與經濟基礎有了大幅提升。但是,河北區域內會展業發展相對滯后,大中型品牌展會缺乏,會展經濟發展不平衡、產業協同力度不足。而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步伐加快,既為區域會展業發展帶來了挑戰,也帶來了機遇。
如何根據京津冀三地會展業的自身特點實現協同發展,把河北省會展業發展融入到京津冀協同發展大軌道中,成為河北會展業發展面臨的一個突出問題。為此,王志平建議,利用好京津冀一體化發展機遇,京津冀會展業協同發展有助于優化京津冀地區整體會展業的發展布局,提供內生的動力,找準定位,利用河北自身的優勢把行業做大做強;整合展覽資源,規范辦展行為,進一步引導主題相同、內容相近、行業相關的中小型展會聯合辦展,吸引民間資本和外資進入展覽領域,推動展覽業向市場化、專業化、品牌化方向發展;結合河北省縣域經濟特色和產業特點,在努力提升醫藥、建材、裝備制造等傳統優勢展會的基礎上,加快創辦和引進新能源、信息產業、新材料、節能環保、現代農業和生物制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展會。
辦好一個會,搞活一座城。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會長袁再青多次參加在河北石家莊、廊坊、平鄉等地舉辦的展會。他認為,河北縣域經濟特色突出,印象比較深的是平鄉童車的產業鏈。袁再青說,平鄉就是一個通過會展經濟把從生產自行車零配件、組裝銷售的模式發展成為比較完整的童車產業鏈的典型,被授予“中國童車之鄉”,成為國內最大的童車產業之一,平鄉的童車產業發展極大地帶動了經濟發展,同時促進了就業,這也是展會對產業發展起到的一個重要作用。
袁再青認為,并不是所有的縣、區想發展會展就能搞起來,也不是一個縣、一個區抓住一個產業辦個展會就能發展起來,縣域會展要有一些必備的條件。首先要有一定的產業基礎,有相當的生產銷售市場,成規模成特色,才能找準突破點和切入點。同時還要具備比較明顯的區域優勢,特色產業的切入點可以很小,但是要有相當的發展潛力。比如平鄉童車、安平絲網都是一個很小的產業,但是有特色、有發展前景。縣域特色在選擇切入點的時候,一定要和大中城市有錯位,創建、打造好的展會項目平臺,才能讓會展經濟促進縣域經濟發展。(記者 李麗鈞 張建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