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中國日報網6月26日電 近日,日本東京電力公司開始試運行福島核污染水排海設備,日本政府主導的核污染水排海似乎已進入倒計時。日本政府堅持把經過多核素處理系統(ALPS)處理的核污染水稱為“處理水”,認為“處理水”已達標可排,但國際社會對福島核污染水處理裝置的安全性、有效性與可持續性始終存有疑慮。
據英國《每日快報》6月26日報道,日本將福島核電站數百萬噸核污染水排海恐影響全球海洋生態系統。馬來西亞學者麥莎·阿卜杜拉認為,海洋不應該被視為核污染水的后院……如果這些“處理水”真的安全,日本政府可以將其回收用于生活、工業用水等。
海洋希望項目協調人、馬來西亞登嘉樓大學海洋科學與環境學院講師麥莎·阿卜杜拉博士說,福島核污染水排海行動需要各方周密考量,因為此舉的影響要到下一代才能顯現。
麥莎表示,盡管核污染水排放發生在日本,但不排除核廢料可能流入馬來西亞水域。
麥莎近日在接受馬來西亞國家新聞社采訪時表示:"洋流運動是沒有限制的。再加上海洋生物不斷遷徙,因此,任何動物只要到過受放射性核污染水污染或可能面臨風險的地區,就一定會到達我們的水域,它們可能會污染海洋生物的食物鏈,影響人類健康。"
麥莎還稱,各方應在確保海洋可持續性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我們應該對該問題進行更全面和包容的開放討論,不僅讓科學家、學者參與其中,公眾也應參與討論,探討核污染水排海行動的風險和影響,特別是對于地區國家而言。海洋不應該被視為人類核污染水的后院。”
麥莎認為,如果福島核電站經過處理的核污染水真的安全,日本政府可以將這些“處理水”回收用于生活、工業等用途。她表示:“這些做法對于改變國際社會的看法是必要的,可以借此證明‘處理水’對人類健康和海洋食物鏈沒有直接影響。”
本月早些時候,盡管受到多方壓力,日本政府仍堅持執行其核污染水排海計劃,通過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排海隧道將經過處理的放射性核污染水排入大海。2011年3月11日,福島核電站因日本東北地區發生的地震、海嘯造成損壞。
日本政府2021年4月13日決定,將福島第一核電站上百萬噸核污染水過濾并稀釋后排入大海。這一決定引發了國際社會的廣泛批評。今年1月,日本政府將福島核污染水的排放時間定為“今年春夏之際”。
編輯:董靜,李蕙帆(實習)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