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汽車7月消息小楊來為大家解答以上問題,蟑螂能帶多少種致病菌,誰在投毒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文|科學蟲洞
前段時間,廈門機場海關截獲一批蟑螂。工作人員在座椅縫隙等角落發現16只活體蟑螂,并且檢測出嗜麥芽寡養單胞菌等超強致病菌。
(資料圖片)
嗜麥芽寡養單胞菌、少動鞘氨醇單胞菌等病菌,對于免疫功能差的人群,容易引發腦膜炎、敗血癥等疾病,后果嚴重。
除了16只活體蟑螂之外,海關工作人員對飛機進行消毒時,又發現了31只蟑螂尸體。本次發現的所有蟑螂為47只,品種是德國小蠊。
無獨有偶,2022年4月中旬,廈門海關在一個進境空集裝箱中截獲一批蟑螂。剛打開箱子,就能看到黑褐色的蟑螂四處亂竄。
據了解,該集裝箱內共有大約2000只蟑螂,均為活體,品種是美洲大蠊。
除廈門之外,近幾年來,南寧、中山等地的入境貨物,也曾出現過夾帶蟑螂的情況。
那么問題來了,德國小蠊、美洲大蠊,都是我國常見的蟑螂種類,為什么會出現在入境的包裹、飛機上呢?
如果在飛機上看到幾只“散裝”蟑螂,那么這些蟑螂可能是乘客行李攜帶的,或者是航空公司的清潔消毒做得不到位。
還有一些情況是,蟑螂跟隨著貨物“偷渡”入境。如果不仔細檢查,就可能被它們得逞。2021年12月,一批從非洲進口的原木抵達中山港,海關人員查驗時發現原木邊緣有許多掉落的樹皮塊。仔細檢查集裝箱內的木材縫隙,果然發現一批蟑螂。
這些蟑螂中,甚至還有2只是國內未有分布的品種:小異甲蠊,是全國口岸首次截獲。
不過,如果是一整個集裝箱的蟑螂,似乎無法用“不慎夾帶”來解釋。那么,運這么多蟑螂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部分網友認為,這可能是誰在“萬里投毒”,想用帶有病菌的蟑螂給我國人民帶來麻煩。但真正的原因,我們還不得而知。
還有一種可能是,美洲大蠊或許是一些寵物的飼料,例如博主“小方養爬的幸福生活”就曾用蟑螂喂食寵物蜘蛛。
但也要注意,國內已經有人工養殖的美洲大蠊,每個農場每年可以飼養10億-50億只,寵主沒必要大費周章從國外“進口”。
出乎意料的是,還有人養蟑螂當寵物。余先生就養了100多只杜比亞蟑螂,由于蟑螂繁殖太快,余先生都想把它們免費送人了。
正常情況下,被養作寵物的蟑螂有以下特點:外形好看、數量稀少,比如馬達加斯加鳴蠊,秘魯巨大蟑螂這些稀有蟑螂。
至于美洲大蠊、德國小蠊,二者都是我國隨處可見的蟑螂品種,若想養它們做寵物,大可以“就地取材”,沒有特地“進口”的必要。所以,海關查獲的蟑螂不會是作為寵物運輸的。
蟑螂可攜帶致病的細菌、病毒、原蟲等等,傳染亞洲霍亂、炭疽、肺炎等疾病。
昆蟲專家指出,境外未經檢驗直接入關的美洲大蠊,很有可能攜帶多種人類傳染病的病原,極易造成病菌傳染。
因此在截獲“偷渡”的美洲大蠊后,海關關員盡快對集裝箱進行了全面消殺。
全面消殺蟑螂后取樣
除了可能造成疾病傳染之外,境外偷渡到國內的蟑螂,還可能導致外來物種入侵,影響生態平衡。
隨處可見的德國小蠊和美洲大蠊,其實也并非我國本土物種,而是外來物種。它們繁殖能力很強,一只德國小蠊代代繁殖,一年的后代可多達上千萬。
憑借出色的繁殖能力,這兩種蟑螂迅速壯大,成為我國南北方的“蟑螂圈霸主”,對生態、人體健康造成了威脅。
前文提到,中山港曾截獲2只我國未有分布的小異甲蠊。這也是一種病媒生物,一旦讓其偷渡成功,就可能對我國生態平衡和人體健康造成威脅。
現在,我國國內有不少外來物種泛濫成災,例如紅火蟻、小龍蝦、巴西龜等等,傷害人類、擠壓本土物種的生存空間,造成巨大經濟損失。
在這里也建議大家,要通過合法途徑購買寵物,并且不要隨意放生。如果寵物不是本土物種,那么寵主的放生無疑是“幫倒忙”,以為做了善事,結果危害了生態平衡。
物種泛濫并非一朝一夕能解決的事,吃貨們調侃的“小龍蝦被吃到滅絕”,其實是一種誤解,實際上小龍蝦在野外依然泛濫。因此,更要重視預防外來物種的入侵。
————————————
本文圖片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