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這10個地方
入選第二批“工業遺產”
華北制藥廠、井陘礦務局、正太鐵路均列其中
4月12日,由中國科協調宣部主辦,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共同承辦的“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名錄(第二批)”發布會公布了全國100家工業遺產名單,其中河北有10處入選。
1.華北制藥廠
所在地:石家莊市長安區和平東路217號
始建年代:1953年
主要遺存:辦公樓、淀粉塔
入選理由:曾是亞洲最大的抗生素生產廠,結束了我國青霉素、鏈霉素依賴進口的歷史;辦公樓是石家莊市區內保存規模最大、最完好的俄式建筑;淀粉塔曾是石家莊甚至河北省最高的現代化建筑(76米),在全國首次使用升模法建造。
2.井陘礦務局(含井陘礦、正豐礦)
所在地:石家莊市井陘礦區
始建年代:1912年
主要遺存:段家樓群(7座德式風格建筑);正豐礦(老井架、皇冠水塔等);地道、北斜井巷道等
入選理由:井陘礦是我國最早興建的近代煤礦之一,石家莊地區第一口機械化開采礦井,有“北方最良之煤田”“百年煤都”“開國第一礦”的美譽;井陘煤礦在石門建立的石門煉焦廠是中國第一家煉焦廠,也是當時石家莊唯一一座重工業企業;第一個掌握利用煤礦瓦斯制造化肥技術的企業;老井架是國內僅存的機械化開采木質井架,皇冠水塔是河北省內唯一一處具有整體德式風格、德國進口建材的大型工業建筑;段家樓是石家莊地區保存完好、規模最大的歐式建筑群。
3.秦皇島港
所在地:秦皇島市海港區南山街13號
始建年代:1898年
主要遺存:大碼頭、小碼頭、南山信號臺、老船塢;開灤礦務局辦公樓、秦皇島高級員司俱樂部等
入選理由:中國近代第一批自開口岸之一、早期重要的煤炭專用輸出港;世界第一大能源輸出港;目前國家文物保護重點單位中唯一一處設施體系保存較為完整的近代港口工業遺產。
4.山海關橋梁廠
所在地:秦皇島市山海關區南海西路35號
始建年代:1894年
主要遺存:鋼梁車間、銑邊機床、制成橋體、武漢長江大橋鋼梁圖冊等
入選理由:制造出中國第一座鋼橋、第一組鐵路道岔等數十項中國第一乃至世界第一;累計制造包括33座長江大橋、18座黃河大橋以及12座跨海大橋在內的各種類型橋梁3100余座;被譽為中國鋼橋的搖籃、道岔的故鄉。
5.開灤礦務局秦皇島電廠
所在地:秦皇島市海港區東港路60號
始建年代:1928年
主要遺存:主樓;日本產6千伏單相變壓器;天車、燈罩;燃料運輸專用鐵路、站臺、蒸汽機車;開灤缸磚、瓷墻裙和地磚;技術檔案(設計書、設計圖紙、照片等)
入選理由:秦皇島最早的發電廠,是秦皇島電力工業和港口發展的歷史見證;國內唯一利用舊發電廠房改建成的電力博物館(比利時沙勒羅伊市電氣工程作坊設計,巴洛克風格)。
6.新中國面粉廠(乾義面粉公司)
所在地:保定市蓮池區長城南大街645號
始建年代:1919年
主要遺存:五層制粉大樓、倉庫等
入選理由:保定市當時最大的民族工業企業,高大的廠房是當時保定的標志性建筑物。
其他4處為涉及河北的跨區域工業遺產,分別是:
7.正太鐵路
所在地:河北、山西
始建年代:1904年
河北主要遺存:正太鐵路竣工通車碑、路章碑、懋華亭(路權收回紀念亭);石家莊大石橋、正太飯店;日軍碉堡;正太鐵路全圖、檔案等
入選理由:穿越太行山的第一條鐵路;近代石家莊城市肇興的象征;新中國第一條雙線電氣化鐵路;大石橋是石家莊第一座跨線橋(立交橋),是近代石家莊的標志性建筑之一,是石家莊百年城市史的重要見證。
8.京漢鐵路
所在地:北京、河北、河南、湖北
始建年代:1898年
河北主要遺存:原石家莊車輛廠法式建筑
入選理由:中國早期建成的第一條南北鐵路大動脈。
9.關內外鐵路(京奉鐵路)
所在地:北京、天津、河北、遼寧
始建年代:1890年
入選理由:連接東北和北京的第一條鐵路,見證了八國聯軍入侵、軍閥混戰、皇姑屯事件、日本侵華、東北解放等近代重要歷史事件。
10.津浦鐵路
所在地:天津、河北、山東、安徽、江蘇
始建年代:1908年
入選理由:中國近代完成的繼京漢鐵路之后第二條重要的南北鐵路干線。
據悉,第一批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名錄中河北有8處,分別是:開灤煤礦、唐山鐵路遺址、京張鐵路、灤河鐵橋、啟新水泥公司、耀華玻璃廠、唐胥鐵路修理廠、唐山磁廠。(記者 馬冬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