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網訊 近年來,方城縣廣安街道將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基礎性工作,聚焦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現實、最急需解決的環境衛生難題。以“五星”支部創建為契機,不斷強化機制創新,完善長效管理工作體系,提高人民群眾的參與度,全力打造宜居宜業幸福家園。
【資料圖】
強化機制創新,在“分好責任田”上下功夫
堅持高位推動機制。黨工委書記牽頭抓總,社區分包領導督導推進,通過設置信息宣傳、環境整治、作風督查三個工作專班,保證各項工作任務部署到位、落細落實。同時,黨政主要領導定期調度、深入一線,現場點評指導,各社區各盡其職、各負其責,形成“街道統籌、專班推進、社區落實”的工作格局。
堅持精準到戶機制。成立以分包領導為網格指導員、社區支部書記為網格長、其他兩委干部和黨員為網格員的工作小組,結合保潔員“全域覆蓋、包干到戶”的特點,將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作為網格每日工作的重點任務,實現責任到戶到人、管理到邊到角。
堅持綜合考評機制。定期開展“人居環境整治擂臺大比武”活動,黨政班子帶隊對街道所有社區進行觀摩學習和檢查評比,并召開觀摩評比總結會議,表揚先進,通報落后。同時,街道紀工委牽頭,不定時、不定點深入各社區進行現場抽查,針對發現的問題,制定問題清單、明確整改責任人和整改時限,對整改落實不力的,及時進行談話提醒。
強化整治重點,在“打好攻堅戰”上下功夫
突出整治目標。緊盯亂堆亂放、亂搭亂建、衛生臟亂差等突出問題,堅持就地取材、因勢利導,組織社區干部、公益崗、群眾代表開展區域環境衛生提升行動。對清理出的空閑地,兼顧經濟效益和美化效果,因地制宜規劃建設小花園、小果園等。截至目前,栽種綠植3000余棵,種植草皮2300平方,墻體美化2.4萬余平方米,新安裝太陽能路燈460盞。
突出精細管理。發動社區群眾、村組干部、保潔員等,將工作重心由“全覆蓋”轉向“摳細節”,由“掃臟”轉向“維凈”,通過建立包衛生、包秩序、包整潔、包設施、包綠化“門前五包”制度,堅持先易后難、先點后面,圍繞私搭亂建、衛生死角、排水溝渠等重點部位,開展衛生大掃除集中行動,確保條條道路有人掃、處處垃圾有人清。
突出宣傳發動。線上通過微信群發布有關“六亂”整治的宣傳資料及宣傳片,并要求社區干部及黨員在工作群中積極轉發,引導群眾積極參與整治活動。線下通過開展“十星級文明戶”“好媳婦”“好婆婆”等一系列評選活動,激發群眾積極參與人居環境整治的內生動力,營造“人人談改善、戶戶比進展、村村搞創建”的濃厚氛圍。
強化系統思維,在“找準結合點”上下功夫
與社區增綠結合起來。搶抓冬春綠化黃金期,謀劃在前、優選樹種,堅持適地適樹,首選節水抗旱的鄉土樹種,通過農業技術人員在苗木采購、種植澆水、蟲害防治等方面嚴格指導,切實做到了嚴把苗木選擇關,苗木質量關,栽植技術關。完成苗木種植18000余株,綠化36千米、430余畝。
與景觀打造結合起來。成立專項工作領導小組,以江淮大道、G234國道、賈李莊社區、裕西新村社區周圍道路為網,對集中整治清理出來的閑置地、公共區域空閑地進行改造提升,把道路兩邊作為植樹造林重點,全方位提升周邊道路綠化水平。
與文明實踐結合起來。堅持把人居環境整治與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緊密結合,發揮文明實踐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作用,真正把群眾參與積極性調動起來,把群眾力量發揮出來,實現人居環境整治過程讓群眾參與。同時,把人居環境作為“五美庭院”評選的前置環節和重要參考內容,持續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和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雙提升。(薛小磊 謝宗霖/文圖)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