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以“五社聯動聚合力 社工服務暖基層”為主題的2022廣州社工宣傳周活動在線上啟動。“五社聯動”是指社區、社會組織、專業社工、社區企業、社區基金五方攜手聯動共參、共建、共治的基層社區治理服務模式,是廣州在基層社會治理領域的創新和亮點,成為引領全國社會工作服務發展的服務經驗。
資料圖片:廣州社工“紅棉守護”熱線24小時暢通
活動看點一:開展“紅棉守護暖基層服務”行動
在啟動儀式上,市社會工作行業黨委、市社會工作協會聯合發布了《廣州社工“紅棉守護暖基層服務”行動倡議書》,號召全市社會工作者聚焦社區居民和特殊困難群體關注的急難愁盼問題,積極參與民生兜底、社區治理、鄉村振興等服務,借助“五社聯動”服務機制,大力開展為基層和群眾辦實事、送溫暖、解難題服務活動。此外,倡議書還號召全市“雙百工程”社工在社工周活動期間,通過速遞“雙百社工服務暖心卡”、送服務送溫暖上門等方式,為兜底性對象和困境人群辦理不少于2000件實事,彰顯廣州社工專業優勢,弘揚社工服務社會正能量。
活動看點二:搭建“社工+慈善”云服務平臺
近年來,廣州市深入實施“社工+”戰略,同時大力推動“慈善之城”創建工作,從2018年開始,率先提出推動“社工+慈善”融合創新發展,推動廣州社會工作服務和公益慈善事業同步高質量發展。據統計,2021年,廣州市依托社工站培育的社區基金達135個,依托全市社工站建立的203個慈善捐贈站(點)募集善款超1096萬元,募集愛心物資超123萬件,折合人民幣價值達5200多萬元。此外全市203個社工站借力市慈善會“微心愿·善暖萬家”惠民項目為1.1萬戶困難家庭實現了“微心愿”。“社工+慈善”融合聯動服務優勢彰顯,在助力和促進民生兜底、社會治理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為進一步推動社會工作與公益慈善的融合發展,本次廣州社工宣傳周啟動儀式,廣州市社會工作協會適時推出“社工+慈善”云服務平臺,將為公益慈善組織、社會工作者構搭建服務項目展示、交流、對接和合作的線上服務平臺,進一步暢通社會組織參與社區治理的渠道,全方位提升“社工+慈善”融合、聯動服務創新效能。
資料圖片:廣州社工“紅棉守護”熱線24小時暢通
活動看點三:廣州社工“五社聯動”服務專題分享會
廣州市番禺區“五社聯動”經驗入選“2020年全國市域社會治理創新優秀案例”,并在全國推廣,是廣州市在基層社會治理領域的一個創新和亮點。而“五社聯動”中,社工扮演著重要角色,既是需求發現者,也是資源鏈接者,更是服務提供者,還是聯動賦能者,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據統計,過去的5年,廣州社工積極借助和發揮“五社聯動”優勢,累計幫助基層社區化解了近2000個社區公共問題,已成為社區“五社聯動”服務的火車頭和重要推動者。為此,本次社工周啟動儀式上,特意安排了一場“廣州社工‘五社聯動’服務專題分享活動”,受邀的社區居委會、社會組織、區社工協會、社工機構、慈善組織和志愿者組織的6名代表,從不同角度分享“五社聯動”的經驗,共謀“五社聯動”服務創新,推動廣州社工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活動看點四:系列專題宣傳活動展示廣州社工好項目
從2008年至今,廣州社會工作服務已歷經13年發展,全市持證的社會工作者已超2.7萬,依法登記的社會工作服務機構達330多家,政府購買服務項目總計近400個,覆蓋了社區、禁毒、司法、婦兒、醫務、青少年、殘障等近20個服務領域,財政投入納入常態化預算,年均服務市民超400萬人次,年均整合鏈接愛心善款和物資折合價值超1億元,每年服務受益各類困境人群超8萬。尤其是2020年疫情發生以來,廣州社工積極開通239條廣州社工“紅棉守護熱線”,線上提供疫情咨詢、就醫咨詢、救助咨詢、心理輔導等累計服務市民超130萬人次;線下提供疫情防控、緊急救援、防疫宣傳、核酸檢測支援等服務,累計服務市民達1450萬人次;累計整合鏈接社會物資超130多萬件,愛心善款超102萬元,發動社區志愿者21.4萬多人次共同參與防疫抗疫工作,疫情期間服務救助受益困境人士超86萬人次。
本次啟動儀式后,廣州市社會工作行業黨委、廣州市社會工作協會組織了粵港澳大灣區社會工作服務交流會、廣州雙百工程社工站優秀項目經驗交流會、廣州社工服務品牌項目經驗分享交流活動等一連三場的專題宣傳活動,加快推動廣州兜底民生服務社會工作“雙百工程”建設,進一步優化創新全市社會工作發展的頂層設計,引領社會工作服務高質量發展。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蘇贊、林琳 通訊員廖培金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