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區一農貿市場內,物資供應充足,居民理性購買。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林曉麗 通訊員李倩攝
4月9日,廣州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通告(第32號),白云區南部部分區域被劃定為封控區和管控區。記者從白云區相關部門獲悉,目前,白云區糧油肉蛋奶等生活必需品儲備量530噸以上,庫存充足。
4月9日上午,位于棠景街棠溪南社區的棠褀市場里,客流量明顯比平時多,肉類、海鮮類、蔬果等商品充足,市民隨意挑選。
在景泰街的白云市場,前來購物的居民掃碼、測溫,有序進入市場選購。市場價格總體穩定,沒有出現哄搶以及價格異動等情況。“我就像平時那樣出來買菜,買了米、鹽和一些水果,市場還是很多東西賣的,價錢和平時差不多吧。”居民陸叔表示,不緊張、不擔心,相信和支持政府,服從安排。
作為廣州市的“菜籃子”,位于松洲街增槎路的江南果菜批發市場如往常一樣,來自全國各地的鮮蔬果品種良多,前來采購的商戶絡繹不絕。目前。江南果菜市場經營秩序一切正常,蔬菜水果供應充足。
4月9日晚,白云區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生活物資保障組通報稱,目前,白云區糧油肉蛋奶等生活必需品儲備量530噸以上,庫存充足,能充分滿足群眾的日常需求。樸樸超市、美團優選、盒馬鮮生、叮咚買菜、京東物流、每日優鮮、本來鮮等電商平臺均可正常下單,且平臺已安排充足的司機、騎手進行貨物應急配送。
嶺南集團、越秀集團、華潤萬家、市供銷社及區內重點商超企業重點對口幫扶區涉及封控管控的8個街道,全面保障日常生活物資供應。
白云區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生活物資保障組表示,生活必需品供應量足價穩,呼吁廣大市民朋友理性購買,無需恐慌。
據悉,白云區科工商信局聯合屬地鎮街整合電商采購平臺、各大商超等資源劃分區域網格,根據實際需求隨時提供貨品供應。
同時,指導鎮街在符合疫情防控要求下,明確需保障供應的農貿市場和超市、士多情況,并核發物資配送車輛通行證。截至10日17時,白云區累計核發1000余張車輛通行證,滿足區域內各網格生活物資正常配送。
管控區內居民在卡口處取物資。
漏夜溝通 全力穩定肉菜供應
4月9日起,廣州部分區域實施分級分類防控措施,白云投資集團下屬白云市場公司的3個農貿市場都位于管控區內。9日當天,3個農貿市場的生鮮物資在下午2時基本賣完。白云市場公司相關負責人李成福通知各個市場補貨時,發現供貨車輛無法進入管控區域。
李成福說,從9日上午到10日凌晨,他撥打和接聽了100余個電話,回復了幾百條微信,一直積極地與白云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白云區科工商信局、相關街道、各供應商溝通協調,把恢復市場供應當做抗疫任務的重中之重。“我們為市場工作人員緊急辦理了群眾生活必需品供應保障工作人員證,也為肉菜運輸車輛辦理了通行證,確保農產品供應物資可以順利送達各農貿市場。”10日上午,3個農貿市場基本實現了農產品正常供應。
據白云市場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9日個別市場確實出現了少量的哄抬物價行為,但他們已經第一時間制止,并通知屬地市場監督所開展執法行動,對1家哄抬物價的商戶進行了處罰。截至記者發稿時,3個農貿市場價格穩定,貨源充足。
從廣園中路行至機場路18號,設置了一個卡口,有學生請快遞小哥送來學習資料。
做完核酸采樣 順便把菜買了
管控區內生活井然有序
昨日,白云區部分街道進入管控第二天,管控區內居民按時檢測核酸,并可在指定物資供應點購買生活必需品,一切井然有序。有不少市民表示,管控第一天還擔心區內物資緊缺,家里儲備不足,到了第二天看到物資供應充足,就安心了。
白云區部分街道在管控范圍,從第一天開始,居民需要每天檢測一次核酸。記者在景泰街道政民路核酸檢測采樣點看到,現場設置了四條采樣通道,每條通道之間用鐵馬隔開,確保市民之間保持安全距離。黨員志愿者和街道工作人員分組協助維持秩序、檢查市民健康碼,并主動安排老人和幼童優先檢測;其他居民則聽從安排,自覺在安全距離內排隊采樣,現場井然有序。記者用了不到10分鐘即完成采樣流程。
管控區內居民除了每天下樓進行核酸采樣外,還忙于添置生活必需品。記者發現,景泰街道政民路核酸檢測采樣點附近設了一個物資供應點,居民在完成核酸采樣后可以順便到該供應點選購生活必需品。
除了糧油米面外,該供應點還有青菜、雞蛋、豬肉、雞肉、臘腸、速凍包點、饅頭、麻薯、香腸等物品,價格正常,其中900克雞蛋掛面售價5.99元,3.08升玉米胚芽油售價39.99元,花生油組合售價119.9元,10千克百燕小農粘售價62.99元,5千克金道香軟米售價31.99元。現場有數名黨員志愿者協助維持秩序,居民需要先出示健康碼和測量體溫方可分批進入,排隊選購。
70歲的劉阿姨購買了雞蛋掛面和速凍叉燒包。她表示,昨天是管控的第一天。“坦白說,剛開始的確有點擔心,不知道物資是否緊缺,也擔心家里的生活必需品不足,但現在看到物資供應及時、充足,我就放心啦。我測完核酸,還可以順便過來買些面條、面包,很方便,價格也合理。”劉阿姨說。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湯南 通訊員劉喜冰、周亞君、張楚琪、鄧長強、張智虹、林惠玲、吳天來、溫敏華、謝嘉雯、范淑玲、林曉麗、吳嘉麗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莊小龍 通訊員劉喜冰、周亞君、張楚琪、鄧長強、張智虹、林惠玲、吳天來、溫敏華、謝嘉雯、范淑玲、李倩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