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廣州北京路步行街開始試行北京路南段(大南路至泰康路)全天步行化管理和府學西街(圣賢里以南,金佰利廣場停車場入口以北)節假日步行化管理。
北京路長“長”、長“胖”
據介紹,北京路作為廣州建城2200多年來從未偏移、從未斷代的城市中軸線,全國最早實行步行化管理的商業街之一,經過市、區爭取,2018年成為全國首批、華南地區唯一納入改造提升試點的步行街。
根據越秀區聯合市公安局、市交通運輸局對外發布的《關于實行北京路南段(大南路至泰康路)全天步行化管理和府學西街(圣賢里以南,金佰利廣場停車場入口以北)節假日步行化管理的通告》,從2022年4月16日至6月15日期間,在北京路南段(大南路至泰康路)試行全日步行化管理和府學西街(圣賢里以南,金佰利廣場停車場入口以北)試行節假日(雙休日及全體公民放假的節日)步行化管理。
形成“主街+后街”步行區域
記者采訪中了解到,這次北京路步行街向南延伸到泰康路,這一段將高第街和北京路地鐵站納入步行街范圍;而府學西街(圣賢里以南,金佰利廣場停車場入口以北)節假日步行化,則是北京路步行街長“胖”,讓單一步行街向周邊縱深街區發展。
北京路步行街主街將從現有的700米延長至960米,輔街從2.8公里延長至3.7公里,步行總長度達到4.7公里,商業體量從57.3萬平方米增加至63.6萬平方米,形成具有一定規模效應的“主街+后街”步行區域。
據透露,北京路步行街將為優質業態和品牌的進駐提供優質商業空間,進一步帶動周邊高第街、泰康路、大南路、文明路、府學西街等道路街巷的營商環境和街區環境品質提升,挖掘整合周邊的歷史文化旅游資源,豐富北京路的游玩體驗,滿足市民游客的旅游消費需求。
交通:取消部分站點
據介紹,在4月16日至6月15日步行化管理期間,越秀區將會同市交警、交通運輸部門,對北京路步行街周邊道路的交通組織進行如下調整:
有關部門取消北京路南段(大南路至泰康路)南北向機動車、非機動車通行功能,途經車輛需繞行文德路或起義路,行人通道功能維持不變。保留大南路、文明路、泰康路和萬福路機動車東西向的通行功能不變;
府學西街(圣賢里以南,金佰利廣場停車場入口以北)在步行化管理期間,節假日前一天晚上20:00至節假日最后一天晚上22:00,取消南北向機動車、非機動車通行功能,途經車輛需繞行文德路,行人通道功能維持不變。保留府學西街內城壹匯、金佰利廣場、名盛廣場停車場進出通道;
原途徑“北京南”公交站點的公交線路,將分流至周邊大南路、文明路、萬福路、泰康路等現有公交站點;原設在北京路天河城北門的廣州旅游觀光巴士線路,調整至廣衛路昌興街路口。
向南步行到天字碼頭
按照計劃,越秀區有關部門還向南將北京路步行街分期逐步延伸至天字碼頭,串聯北京路,珠江,小蠻腰等廣州知名景點,講好廣州故事,打造“逛北京路,游珠江,登小蠻腰”老城市新活力的經典游徑,重現廣州“六脈皆通海,青山半入城”的山水城市畫卷。
同時,越秀區有關部門更加重視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彰顯嶺南文化特色,以更高水平保護和弘揚嶺南文化精粹,向世界展現廣州故事、廣州的“根”與“魂”。
越秀區有關部門將高質量實施許地片區文物保護修繕,將許卓、許廣平、魯迅、兩廣區委軍委舊址、省立宣講員養成所遺址等紅色記憶,以及玉帶濠、高第街等歷史人文故事,演繹為鮮活生動的文化場景。
同時,有關部門活化利用北京路南段及周邊泰康路、大南路、文明路、萬福路、高第街等歷史街區,精心織補傳統街巷肌理,“一棟一策”修復傳統建筑,以“工匠”精神和“繡花”功夫修復騎樓風貌示范段,引入具有活力的產業業態,促進文商旅融合發展。
形成北京路——海珠廣場“廣府活力區”
為助力廣州建設培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打造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嶺南特色商圈,除加快推進步行區域拓展工作外,越秀區還以步行街改造提升二期為主要抓手,以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全社會共同締造的方式,對北京路南段、西片的文化、民生、產業、環境、交通進行升級改造。
越秀區有關部門計劃向西將北京路“古代中軸線”與起義路海珠廣場“近代傳統中軸線”連貫打通,全線保護和復興廣州傳統中軸線,變“街”為“片”,深化全國示范步行街改造提升試點經驗,連片形成北京路——海珠廣場“廣府活力區”。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曾衛康 通訊員:翟曉雪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曾衛康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