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省2022年度全面推行河湖長制工作考核結果對外公布,廣州位列全省21個地級以上市第一名,自2017年全面推行河長制以來,已連續5年獲評考核優秀等次。
2022年,廣州積極推進河湖保護建設工作,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治理,不斷提升河湖管理保護治理水平,持續推進水環境質量穩步提升,努力建設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美麗河湖。
增江白鷺成群
(相關資料圖)
今年上半年,廣州市20個國、省考斷面水質階段性全面達標,重點區域500條一級支流中,485條階段性消除劣Ⅴ類,197 條黑臭水體保持“長制久清”。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印發全國參考借鑒的38條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及生活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長效機制工作經驗中,涉及廣州有14條,數量位居全國第一。市民對水環境滿意度由2015年的19%躍升至2022年的81%。
強化“嚴”基調,高位推進河湖長制工作
廣州市每年召開市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領導小組會議,謀劃推動全市河湖長制工作高質量發展。累計發布11道市總河長令,下達攻堅剿滅黑臭水體、合流渠箱清污分流整治、妨礙行洪突出問題整治等重難點任務。2022年全年市級河湖長帶頭巡河調研77次,各級河長巡河29萬次,上報解決河湖問題1.6萬個。
強化“進”勢頭,加大水環境綜合整治力度
廣州市深入推進源頭減污,加大“散亂污”場所及鎮村工業集聚區清理整治力度,累計清理整治“散亂污”場所約6.6萬個。推進443條合流渠箱改造,累計358條達到清污分流標準。加快補齊污水收集處理設施建設管理短板,“十三五”以來,新建污水管網2.1萬公里,新(擴)建污水廠40 座,污水處理能力達到800.03萬噸/日。
強化“好”示范,奮力打造幸福美麗河湖
廣州市結合省“百千萬工程”、市“新鄉村示范帶+工程”,高質量推動千里碧道建設,累計建成碧道1118 公里。增城區增江“一江兩岸”水利綜合整治工程獲“中國水利工程優質(大禹)獎”,南崗河成為全省唯一入選的水利部首批幸福河湖建設項目,大沙河碧道榮獲2022年國際風景園林聯合會亞非中東地區獎,增江碧道入選廣東“最生態碧道”。白云湖水利風景區入選水利部紅色基因水利風景名錄。
南崗河
文、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 杜娟 通訊員 穗河軒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