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濱 彭珍奇
地處湖南東北部的平江縣,境內3座海拔超千米的高山——福壽山、幕阜山和連云山,有5個國家級、5個省級自然保護地。曾因大山阻隔,觀念陳舊,貧困縣“帽子”一戴就是33年,一度被認為“守著綠水青山餓肚子”。近些年來,平江圍繞綠色作文章,已大力發展“綠水青山+”多業態融合產業,因地制宜地開辟了多條點綠成金的通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在平江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作為平江第一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地福壽山-汨羅江國家風景名勝區近年來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因“綠”而美,福壽山-汨羅江風景區內的尚山村,海拔600至900余米,孤煙遠村、綠樹碧空、高山梯田、竹林瀑布。2016年,尚山小隱民宿在尚山村落地后,徹底改變了這個孤懸于福壽山半山腰的村落。
(相關資料圖)
保護性開發,讓尚山小隱民宿散發著自然、古樸的氣息,逐步成為平江生態游的標桿之一,據民宿村負責人介紹,目前有40名村民在小隱民宿就業,另外一大批村民在“小隱+農戶”的模式下,將自家種植的原生態特色農產品銷往省內外。
村民危好輝原來在廣東做裝修行業,3年前為了照顧生病的父親回到家鄉,他花光了積蓄甚至還欠了債。一邊要掙錢還債,一邊還有母親和小兒需要照看,“正在我一籌莫展的時候,剛好村里的尚山小隱民宿招聘,就應聘上了,現在還清了大部分欠債,去年冬天又添了一位小公主,日子越來越有盼頭了。”
在福壽山主峰下的白寺村,風景優美,森林覆蓋率達90%。村民“圍”著一座高山水庫散居。2014年,因湖南衛視一檔節目在此取景而聞名遐邇,紛至沓來的游客讓在外工作的本村村民李長根發現了商機,他決定回鄉創業。白寺村平均海拔600米,晝夜溫差大,日照時間長,非常適合種植高山黃金桃。2016年,李長根投資60萬元,成立以“黃金桃”種植為主打產品的“生態家庭農場”。
“黃金桃”一經投放市場便供不應求,李長根信心大增,2020年,他再次自籌資金200萬元,建成冷鏈車間、打包加工車間和生態餐廳,已發展成一個集特色種養、觀光農業、農家采摘休閑餐廳一體的大型生態農場。
李長根的成功帶動了周邊農戶的加入,他介紹,目前,全村已有3個規模較大的生態農場,近四分之一的村民成為“黃金桃”“黃金梨”的種植散戶,白寺村成了名副其實的“黃金”村。
而在離李長根的生態農場不遠處的蘆溪村,一個“憑水而貴”的投資故事在當地傳為美談。
湖南某漁業公司的有一款主打產品中華錦鯉,作為頂尖的觀賞魚類,其生長培育對生態環境尤其是水質要求相當嚴苛,一點小瑕疵都會影響錦鯉的品相和價值。該公司平江負責人張其勝介紹,為了尋找中華錦鯉養殖基地,曾找遍了國內很多地方,“我們發現這里生態環境保護得非常好,水質沒有任何污染,最終選擇蘆溪作為中華錦鯉的繁養基地?!?/p>
令張其勝驚喜的是,經過2017年至2019年試養,其生產的中華錦鯉品質非常高。在一次拍賣會上,一條中華錦鯉賣到了18萬元,從此,公司一炮而紅,成為國內錦鯉行業極具影響力的品牌企業。而福壽山基地也成為國內錦鯉愛好者的朝圣之地。2019年起,福壽山錦鯉山塘養殖基地連續三年舉辦了錦鯉金秋池揚節,吸引了全國各地大批錦鯉愛好者,帶動了當地旅游業的發展。
大力發展“綠水青山+”多業態融合產業,讓平江山區鄉村振興走出了堅實第一步。平江縣福壽山-汨羅江國家風景名勝區工委書記李中元表示,平江縣今年剛新修訂完善國家風景名勝區資源保護機制,不斷完善頂層設計,統籌保護與發展。
“機制長效,綠水青山方能常在?!崩钪性f。
(圖片由平江縣福壽山-汨羅江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提供)
(一審:龍曉龍 二審:余畫 三審:王亞奇)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