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聞網7月29日訊(燕趙都市報縱覽新聞記者 譚悅)7月29日上午,中國氣象局聯合河北省氣象局召開華北地區強降雨媒體通氣會。通氣會上,河北省氣象災害防御和環境氣象中心技術服務科高級工程師張娜表示,目前全省氣象災害防御形勢十分嚴峻。對此,河北省氣象災害防御指揮部積極發揮職能作用,采取多項有力措施開展防范應對。
及時進行部署,密切協同聯動。7月28日上午,省氣象災害防御指揮部辦公室印發《關于做好強降雨天氣防范應對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門提高政治站位,加強會商研判,強化責任落實,及時做好預報預警和預警信息發布工作,扎實做好有針對性的防御措施,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7月28日17時30分,省氣象災害防御指揮部經會商研判決定啟動重大氣象災害(暴雨)Ⅲ級應急響應,并于29日11時升級至Ⅱ級應急響應。各地和指揮部各成員單位均已根據省氣象災害防御指揮部的工作部署和本地、本部門應急預案與工作職責采取防御措施。
【資料圖】
認真研判風險,及時提供指導。根據省氣象臺天氣預報和發布的暴雨預警信息,省氣象災害防御指揮部辦公室充分應用氣象災害綜合風險普查成果,加強暴雨可能造成的災害影響分析研判。及時制作發布城市內澇氣象災害風險等級預報、氣象災害風險預估產品和氣象災害風險預警服務快報,指導各地、各成員單位切實做好山洪、中小河流洪水、地質災害、城市內澇等災害的防范應對工作,同時提醒防范雷電、強降雨、大風等災害性天氣對安全生產、交通運輸、旅游景區、農業生產、臨時構建筑物以及山區公路、通訊、電力等基礎設施等造成的不利影響。
做好信息發布,加強科普宣傳。針對本次強降雨天氣過程,積極制作科普長圖、視頻等科普作品,通過報紙、網站、新媒體等多種途徑及時向社會公眾宣傳。通過電視臺游走字幕、12379突發預警信息發布平臺等多種途徑,及時發布、傳播暴雨災害預警和防御知識,指導有關單位和社會公眾做好暴雨災害防御工作。
提醒公眾防范暴雨災害要做到“四要”
一要遠離以下危險區域:
1.危舊房屋、墻體及周圍。
2.臨時搭建物和簡易建筑及周圍。
3.被積水覆蓋的排水井口和排水溝、漫水橋等。
4.電線桿、高壓線塔和路燈桿周圍。
5.地道橋、涵洞等地勢低洼處。
6.地下商場、地下車庫和地下室等地下建筑物。
二要做好暴雨洪澇災害防御準備:
1.及時清理室外排水管道,檢修水泵等排水設備,防止因排水不暢積水成災。
2.在低洼地帶的建筑物、地下車庫出入口等處提前設置擋水板、沙袋等防水設施。
3.將車輛停放在不易積水的地方,住在低洼區域底層建筑內的居民提前將家中的貴重物品轉移到高處。
4.住在危舊房屋和可能受到洪澇災害影響區域內的居民提前收拾好生活必需品,熟悉安全逃生線路,做好轉移準備。
三要及時采取避險措施:
1.避免在積水中行走,無法躲開積水時,應試探緩行,遠離積水中的漩渦、噴泉樣區域,防止跌入排水井、排水溝。
2.在積水中若感到腳下發麻,可能是附近有漏電現象,應迅速轉身后撤8米以上,及時報警并設置標識提醒其他行人。
3.駕車出行應保持低速慢行,避免反復變道。如遇強降雨嚴重影響視線,應盡快將車停靠到安全處暫避,并打開雙閃提示其它車輛。
4.看到地道橋、涵洞內已有積水,不可貿然進入。車輛涉水熄火不可再次啟動,應迅速下車轉移到安全地帶。若車門已無法打開,可擊碎車窗逃生。
5.天氣預報有較強降雨天氣時,不可在山谷內、河水旁游玩或休息,以防突發山洪、泥石流。看到河水變渾濁或快速上漲,絕不可嘗試橫渡河水,要迅速向與河道呈垂直方向的高處轉移。
四要注意災后防范:
1.避免接觸殘留洪水,防止因積水污染給身體帶來傷害。
2.注意檢查房屋結構損壞情況和屋內水、電、氣等設施是否因洪水破壞存在危險。
3.配合衛生防疫部門做好消毒工作,注意個人衛生,不攝入受污染的食物和水。
4.滑坡、崩塌等地質災害具有一定的滯后性,應加強隱患巡查,及時采取防范措施。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