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難之處顯身手
——定興縣小朱莊鎮一線黨員干部掠影
垃圾清運黨員突擊隊、防疫消殺黨員突擊隊……8月15日,走進定興縣小朱莊鎮,無論干線公路,還是村內街道,在災后重建各個戰場上,隨處可見掛著紅色旗幟的各種車輛以及戴著紅袖箍的黨員干部身影。
(相關資料圖)
小朱莊鎮是定興縣最為偏遠的鄉鎮,也是受災較重的一個鄉鎮,全鎮25個村中有24個村遭受不同程度洪災。定興縣委常委、小朱莊鎮災后重建臨時黨委書記秦振國說:“無論抗洪搶險,還是災后重建,只要各級黨員干部下沉到一線,群眾就有了主心骨?!?/p>
在屠家營村東的西溝河西岸大堤上,一段用沙袋壘筑的堤壩格外醒目。村民馮海梅說:“要不是村支書劉艷啟率領黨員干部冒險加固堤壩,村里的損失就大了?!?/p>
7月31日凌晨,接到全村轉移的通知,劉艷啟馬上組織20名年輕黨員干部,成立抗洪搶險黨員突擊隊。按照之前預案,全村群眾不到8個小時便全部撤離。然而,一直惦記著村東河堤的安全,劉艷啟隨后又加入到鎮里組織成立的巡堤黨員突擊隊。
8月2日5時許,劉艷啟等人巡堤發現,屠家營村東的西溝河水位已接近壩頂。一旦漫堤,他們全村都將被淹。
“身后就是我們的家園,只要有一線希望,也不能讓洪水沖破堤壩!”劉艷啟和一同巡堤的西溝河村等4個村的村黨支部書記向鎮里上報險情后,立即組織隨行的20名黨員突擊隊員用沙袋加高堤壩。
“沙袋的土要壓實一些”“把村里年輕的黨員全調過來”……洪水湍急,河堤泥濘,正常走路都十分危險。人一旦摔倒跌落河中,后果不可想象。大堤上,劉艷啟指揮若定。一袋沙土上百斤重,42歲的他扛起就走。
40多人一直干了7個多小時,30多米長的一段堤壩用5排沙袋整整加高2米。洪水水位最高時,離加高后的壩頂還有約1米。最終,村子只有約一半房屋由于地勢低洼進了水。
事后,想起當時情景,劉艷啟有些后怕。他說:“多少年沒干過重活。要是平時,估計扛那么重的沙袋還吃力??僧敃r真急了,一點沒感覺到重。”
切實把保障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放在第一位。在抗洪搶險戰斗中,各個黨員突擊隊始終牢記這一理念。
王蘭溝村是個箱包加工專業村,有大小加工戶100多家。接到轉移通知,許多加工戶都把產品轉移到樓上。可村民平全的箱包加工廠全是平房,庫房里積壓著價值100多萬元的產品500多包。沒辦法,他只能向村黨支部書記劉建坤求助?!澳惴判模覀円欢ń弑M全力?!眲⒔ɡざ挍]說應承下來。
村邊有卡口,人員和車輛只許出、不許進,運輸車輛進不來。劉建坤用黨員的名義擔?!霸谝幎ǖ臅r間人員一定全部安全撤出”,卡口這才放行。車進來了,裝車人手不夠,劉建坤組織完群眾轉移后,帶領20多名突擊隊員一起幫著裝車……最終,平全轉移了400多包最有價值的產品。
“家里有什么困難,盡管對我說!”8月15日下午,小王莊村災后重建臨時黨支部第一書記、保定市生態環境局定興縣分局局長田建華帶著一箱純凈水,走進困難群眾李杰泉家里。李杰泉身體殘疾,妻子身體也不好。田建華和幾名同事幫助清理完院子后,又征詢了他的生活訴求。
8月13日,許多村里的洪水還沒完全退去。定興縣組織30名縣級干部、1293名縣直干部、206名鄉級干部,在受災較重的小朱莊鎮、北南蔡鄉分別成立災后重建臨時黨委,統一協調各方力量,下沉一線解決難題。各村成立臨時黨支部,每個村從包聯單位中,選取1名負責同志擔任臨時黨支部第一書記。
作為抗洪搶險包村干部,7月31日田建華便進駐小王莊村,一直戰斗在一線。按照臨時黨委要求,8月13日下午,他又帶領局里20多名黨員干部第一時間回到小王莊村,和村黨支部一起,成立了災后重建臨時黨支部。
街上到處是淤泥和垃圾,田建華協調來鏟車、渣土運輸車清運。許多地方鏟車沒法作業,他和村黨支部書記王濤一起,挽起褲管,一鍬鍬地鏟,利用車燈一直干了7個多小時,清運2000多立方米淤泥和垃圾,才清理完主街道。
當晚來到村黨支部后,褲子上沾滿泥巴沒來得及換,田建華便和王濤研究下一步工作。消殺、通電、清淤……要緊的事兒都有了落實方案,已是次日2時多,田建華和衣而睡。
村民返村后,田建華包聯7戶群眾。他每天都要抽時間走一走,了解他們的困難與需求?!?月31日以來,建華書記一直和我們吃住在一起,比剛來時瘦了一圈。”王濤說。
據介紹,在各臨時黨委的統一領導下,全縣共有1756名黨員分包到戶,在災后重建的戰場上“人員下沉,職責下沉,感情下沉”。(河北日報記者 林鳳斌 通訊員 李航)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