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光明網北京8月17日電(記者 陳暢)今天上午,最高人民檢察院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公益訴訟守護美好生活”專項監督活動開展三周年工作情況,并發布專項監督活動典型案例。
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張雪樵介紹,2020年7月,最高人民檢察院在全國檢察機關部署開展了為期三年的“公益訴訟守護美好生活”專項監督活動,三年來,全國檢察機關共辦理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食品藥品安全領域公益訴訟案件36.5萬件,發出訴前檢察建議24.7萬件,提起訴訟2.5萬件。其中,聚焦專項活動劃定的違法向水體排放污染物、藥品安全等重點領域立案19.8萬件,發出訴前檢察建議13.6萬件,提起訴訟1.5萬件。
在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方面,檢察機關加強水環境水資源水生態保護利用,督促治理恢復被污染的水源地面積122.5萬畝,清理污染和非法占用的河道34680公里,清理污染的水域面積50.32萬畝;促進全鏈條整治固體廢物,督促清除處理違法堆放的各類生活垃圾710.3萬噸,占地面積23.7萬畝;強化礦產資源違法行為法律監督,緊盯非法傾倒污染環境、尾礦貯存設施不符合相關要求以及尾礦庫環境綜合整治等問題,立案2630件;織密野生動物司法保護網,緊盯非法獵捕、運輸、寄送野生動物,破壞野生動物棲息地,人工繁育、飼養野生動物不符合相關要求以及非法食用野生動物等問題,立案17724件。
本次發布的典型案例,是專項監督活動以來辦理案件的優秀代表,包括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區檢察院訴吳小街鎮政府不依法履行水污染治理職責行政公益訴訟案、河北省石家莊市檢察院督促整治保健食品虛假宣傳行政公益訴訟案等12件。其中涉及生態環境保護領域8件,涉及食品藥品安全領域4件。
隨著我國老年人數量不斷攀升,“保健品坑老”現象時有發生,記者注意到,本次發布的典型案例中,河北省石家莊市人民檢察院督促整治保健食品虛假宣傳行政公益訴訟案,系檢察機關切實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規范保健品市場經營秩序典型案例。該案針對以普通食品冒充保健食品,采用虛假宣傳、欺詐銷售的方式騙取老年人高價購買,侵害老年人合法權益、擾亂市場秩序的違法行為,檢察機關通過行政公益訴訟,督促行政機關依法查處。
最高檢第八檢察廳副廳長徐全兵表示,2020年7月至2023年6月,檢察機關聚焦專項活動劃定的重點食藥領域,共立案辦理公益訴訟案件4.1萬件,發出檢察建議2.8萬份,提起訴訟4100多件。從辦案情況來看,食藥安全公益訴訟案件呈現四個特點:①食品安全公益訴訟覆蓋面更廣;②藥品安全公益訴訟向縱深發展;③保健品違法添加和虛假宣傳問題突出;④堅持以“訴”的確認體現司法價值引領。
最高檢第八檢察廳副廳長邱景輝指出,檢察機關將通過開展食品藥品安全領域“網絡直播營銷”專項監督活動、注重訴源治理,系統整治涉網絡食品安全問題、建立長效機制,著力引導企業合規經營,三項舉措完善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機制。
張雪樵表示,檢察機關下一步將持續聚焦美麗中國、健康中國建設,積極辦理群眾反映強烈的“硬骨頭”案件,推進公益訴訟專項立法,完善公益訴訟法律制度,進一步強化科技賦能,以民生關切為指針,不斷提升公益保護質效,為碧水安瀾、綠色健康、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人民美好生活貢獻更多公益檢察力量。
來源:光明網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