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聞網訊(記者劉萌)8月25日,“2023中國國際生態競爭力峰會”在河北省承德市開幕。本屆峰會以“培育綠色生態 推動綠色發展”為主題,呈現五大亮點。
亮點一:發布《塞罕壩倡議》,傳遞綠色低碳轉型強音
(資料圖片)
開幕式上,《塞罕壩倡議》提出“加快推動綠色發展轉型,切實增強綠色產業動能”“積極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協同推進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大力倡導綠色低碳生活理念,切實減輕可持續發展壓力”“加強國際生態建設合作,推動生態文明共建共享”“大力弘揚塞罕壩精神,充分發揮典型示范作用”等五個方面倡議。
倡議的發布,將進一步推動中外各方加強合作,努力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共同推進環境治理,共建人類美好家園,將助力加快落實《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構建更加平等均衡的全球發展伙伴關系,推動多邊發展合作進程協同增效。
亮點二:凸顯國際化特色,凝聚全球綠色轉型共識
一批重量級境內外嘉賓和行業領軍企業共赴盛會。來自斯里蘭卡、吉爾吉斯斯坦、韓國、加拿大等12個國家的國際組織代表、外國政府部門負責人、駐華使館官員、國際商協會代表、跨國公司代表,以及國家有關部門領導、專家學者、行業協會代表、央企國企代表400余人參加峰會, 反映出國際社會和中外企業對生態環境領域未來發展充滿信心,對共享綠色發展機遇、對共贏生態合作未來充滿期待。
亮點三:緊抓項目招商,拓展生態環境合作空間
峰會加強會前招商力度,在北京舉辦招商推介會,90余家央企、國企、民企500強、行業領軍企業、跨國公司與河北省生態環境、污染治理、冰雪、旅游等領域20余個項目單位代表參會對接,30家京津地區企業代表和17家河北省重點領域招商項目單位代表進行交流推介。
開幕式上,24個生態環境領域投資合作重點項目在峰會集中簽約,總金額360.78億元人民幣,涵蓋儲能、光伏、康養、現代農業、綠色信貸、環境保護、生態旅游、新能源電池、生活垃圾處理、超低排放治理、工業固廢處理及再生資源利用等領域,其中投資類項目17個,項目金額79.38億元人民幣,協議類項目7個,項目金額281.4億元人民幣。“儲能設備制造基地項目”“興隆縣天門峽景區項目”“圍場龍頭山電網側儲能示范項目”“承德高新區光伏熱泵發展項目”“隆化縣中化現代農業技術服務中心項目”等將推進河北省加快構建獨具特色的現代生態環境產業體系。
圖為2023中國國際生態競爭力峰會現場。
亮點四:樹立生態標桿,發揮典型示范帶動作用
峰會根據中國最具生態競爭力城市推薦標準,評選出5 個“2023 最具生態競爭力城市”,分別是河北省承德市、湖南省株洲市、江西省上饒市、浙江省湖州市、江蘇省揚州市。
本屆峰會是一次碳中和會議。碳中和,是指通過購買碳配額、碳信用的方式或通過新建林業項目產生碳匯量的方式,抵消舉辦大型活動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2023年,中國國際生態競爭力峰會組委會組織新植50畝云杉防護林,參照生態環境部印發的《大型活動碳中和實施指南(試行)》,用實際行動踐行碳中和承諾,這是生態競爭力峰會舉辦十屆以來又一次成功實現會議的碳中和。這一重要舉措,對引導全民提高節能減排意識、積極開展減排行動起到示范引領作用,為應對氣候變化和建設美麗中國作出新貢獻。
亮點五:搭建交流平臺,匯聚全球綠色發展智慧
本屆峰會舉辦三場平行論壇、兩場產業對接交流會及實地調研等現場活動,各方共尋綠色合作契機,共謀生態美好未來。
河北省生態環境領域項目推介會暨中國(河北)—韓國生態環境產業對接交流會上,組織河北省企業與韓國生態環保、低碳節能領域企業代表進行線上線下“一對一”對接交流,推動環保領域合作,促成EOD項目、省內外企業投資項目、綠色信貸及固廢綜合利用處置項目等17個項目現場簽約。
在雙碳綠色產業發展論壇上,相關機構和企業代表介紹解決冶金、建材、石化等高耗能、重污染行業碳排放的技術路徑和裝備,推廣典型企業和綠色園區的先進經驗和模式。文化和旅游產業創新發展論壇聚焦文旅科技,共謀文旅科技與生態環境的融合發展,為綠色發展注入新動力。中國(河北)—加拿大綠色低碳發展論壇通過主題研討、座談等方式,加深中加雙方在低碳發展治理方案、政策創新、技術研究及案例方面的交流。
智慧城市國際合作對接交流會探索在智能制造、電子商務、醫療健康等領域開展大數據融合應用,打造京津冀大數據存儲基地和北方算力中心,傳播智慧城市理念,深化國際合作交流。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