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壓力過大的父母會如何影響孩子成長?多孩家庭父母關注度的下降是否會影響孩子身心發展健康?家長如何運用科技手段輕松、高效提升家庭教育質量?在日前由問向教育主辦的問向實驗室年會中,來自中國科學院、牛津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等多所知名研究機構與高校的專家學者集聚一堂,探討當代社會面臨的家庭教育問題,以及如何通過科技手段,高效提升家庭教育質量。
父母過高期望會讓孩子沒有安全感“現代家庭制度中,環境對孩子的人格培養極為重要。”在復旦大學心理學系主任陳斌斌看來,隨著二胎、三胎政策的推進,更需要營造溫暖的家庭環境,以促進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全面發展。針對家庭教育與青少年心理健康間的關系,專家們展開了激烈的討論。與會專家紛紛表示,近年來隨著社會競爭的日趨加劇,孩子尤其是青少年身心發展健康問題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與問向合作十年,一直關注此類問題并深耕多年的中國心理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副主任、上海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心理系教授蔡丹,分享了自己近十年間,對一位青少年樣本的跟蹤比較研究結果。他發現,因高中階段壓力過大,該青少年大一期間抑郁焦慮壓力數值顯著上升、生活滿意度較低,大二、大三后壓力才有所下降。而這一問題的根源,在蔡丹看來,“家庭教育起到了決定性作用。”據蔡丹分析,中國家長多為關愛型控制家長,對于孩子的期望和給予均非常充分,但往往因為干預過度,尤其是對學業成績的高度關注,而加重孩子負擔,造成心理健康問題。上海市教育學會學習科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華東師范大學教育神經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周加仙也對這一結果表示認同。她同樣在研究中發現,父母的負面情緒和行為對孩子的情緒發展與健康有重大影響?!案改笇⒆颖в胁磺袑嶋H的過高期望或者從來不認真傾聽孩子的話,甚至體罰孩子,會讓他們產生自我懷疑的情緒,孩子會非常沒有安全感,長期活在恐懼情緒中。”
學會放手是家長的第一要務家長要怎么做才能給孩子創造一個積極的生活環境?在蔡丹看來,當前中國家庭教育方式要從接受式教育轉變為發現式教育?!霸诤⒆映砷L過程中,我們的家長一般都是掌握式、接受式教育,不允許孩子有學不會的事情。”在蔡丹的分析中,中國家長對的期望和給予都非常充分,反而缺少了一些“忽視”?!坝幸恍┖鲆暿呛檬隆8改笐撛谑裁磿r候參與教育,干預?!币恢睂⒍嗪⒓彝パ芯苛袨橹攸c關注課題的陳斌斌也發現,在多孩家庭中,家長學會放手是第一要務。他認為,多孩家庭環境中,孩子間有沖突發生是極為正常的事情?!昂⒆映霈F矛盾時,父母可以給予建議,但最好的辦法是讓孩子們自己去解決問題與沖突。”在陳斌斌的研究中,獨裁式的控制反而會引發更多沖突,“同胞關系能夠為孩子提供學習的機會,兄弟姐妹之間的互動會對孩子的發展產生積極影響?!贝送?,他還表示,夫妻間的相互支持和協同養育對于減輕養育壓力、促進家庭和諧發展也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人工智能是否能提高家庭教育質量?在家長面對巨大壓力的今天,家庭教育質量究竟應該如何提升?“首先要讓家長學會尊重教育科學?!睆偷┐髮W公共衛生學院副教授、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訪問學者童連表示,如何讓家長掌握科學的教育知識,減少焦慮是當下重中之重,“家長的高度緊張和焦慮之下,其實是他們在孩子的養育問題上缺乏專業知識?!痹谒磥?,掌握了科學的教育知識與孩子身心發展規律,家長與孩子可以同時獲得更輕松的家庭環境?!叭斯ぶ悄芪磥碛泻艽髾C會可以服務于家庭教育?!辈痰け硎?。讓教育科學結合人工智能,服務于更多家庭,也正是問向實驗室近期最重要的科研方向之一。據與問向實驗室合作多年的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朱廷劭介紹,目前常見的科學研究路徑是“數據經過專家總結生成規則”,而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可直接跳過“專家”的經驗總結,“直接從數據中發現規則?!敝焱③勘硎?,如果便捷又能最大程度保證科學性的人工智能可以結合教育科學,將重新定義中國家庭教育方式。
作者:王星編輯:王星責任編輯:姜澎*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出處。圖:受訪者提供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