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風口就能騰飛的時代,創業潮奔涌而來,“好好的一個人,突然就創業了”也成了創業浪潮下一個貼切的段子。剛剛榮獲 “2017年度創業家之特別獎”的京東金融CEO陳生強就是如此。2013年,京東開始內部創業,籌建京東金融,陳生強從京東的CFO轉變為京東金融CEO。
接過重擔后,陳生強以獨特的眼光和思考方式定義金融科技的內涵,用了僅僅四年時間,就實現了從用技術幫自己做金融業務的1.0階段,成功轉變為用技術幫助金融機構做金融服務的2.0階段。在這個過程中,陳生強不僅把京東金融從默默無聞的京東內部部門帶成了一家金融科技巨頭,還為金融科技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正確方向。
如此斐然的成績放之全國可以說是屈指可數,此次陳生強搬回創業領域的奧斯卡獎可謂實至名歸。不過在筆者看來,陳生強作為一名京東人,帶領京東金融發展壯大中凸顯的拼搏和奮進精神,也是京東大平臺中各位京東人的一個縮影。“2017年度創業家之特別獎”不僅是對陳生強本人創業歷程的認可,也是對京東金融乃至整個京東集團所有人的認可。
陳生強做起最苦最累的活
2013年起,互聯網金融的風口使很多金融機構飛上了天,動輒1億、2億、甚至10億美金的估值成了互聯網金融機構成功的標配。而剛剛掌舵京東金融的陳生強卻沒有追逐這個風口所帶來的光鮮亮麗,他秉承京東集團的創業基因,開始思考如何做最長久的事請,做最苦最累最有價值的活。
憑借對金融的深刻理解,陳生強確定了以風險定價為生存基礎,構建核心壁壘,快速打造爆款產品的戰略決策。有了這樣的戰略決策后,京東金融在執行層面推進得更快、更有效率。在風控層面,陳生強不計成本增加科技投入,使京東金融風控實現機器操作,效率比傳統模式提升十倍以上,而可變成本幾乎為零。在產品層面,從找到爆款產品,到組建團隊,京東金融僅用一年多的時間,就打造出消費金融行業明星產品——京東白條。
有了核心壁壘和爆款產品的陳生強兵沒有停下思考的腳步,他開始思考京東金融的戰略升級,在2015年年底,率先喊出“金融科技”的口號,并確定了京東金融是定位于服務金融機構的科技公司。在他看來,金融科技的商業模式實質是一種企業服務,是能給金融機構帶去新價值的服務。在這個理念下,京東金融實現了商業模式上從1.0到2.0的迭代升級。數據顯示,目前,京東金融已與工商銀行、中國銀聯等大型金融機構達成戰略或全面合作,并得到銀行的高度認可。
在與傳統金融機構合作過程中,陳生強對金融科技的理解愈發深刻,開始思考通過開放金融科技能力幫助金融機構實現數字化和全場景化,進入無界金融的階段。11月份,陳生強的想法終于落地,京東金融與工行聯合推出了業內首個真正的數字銀行“工銀小白”,他將所有的金融服務數字化,真正實現了去中心化的“無所不在”。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京東內部培養出來的創業家,陳生強并不滿足于當前的成績,他不僅將科技能力與金融機構連接,還要將連接后的能力整體賦能實體經濟。
陳生強獲獎背后是京東人的基因傳承
需要指出的是,一個優秀公司的成功絕不會是一個或者幾個創始人的成功,而是所有參與者的成功。在陳生強帶領下,短短四年京東金融發展成為金融科技領域的超級獨角獸,不難看出京東金融團隊身上那種特有的京東基因。以京東技術團隊為例,不斷探索世界前沿的技術成了他們工作的使命。
據悉,在京東金融技術團隊的努力下,京東金融已成為成功應用AI技術的世界領先企業。數據顯示,京東金融自主研發的RNN時間序列算法可用于用戶行為路徑學習,對于風險用戶識別準確率超過常規機器學習算法3倍以上。基于生物探針技術,京東金融可通過APP采集用戶應用過程中超過120項指標,通過用戶行為洞察用戶風險。
實際上,陳生強帶領京東金融發展壯大的歷程,也折射出了整京東大平臺中各位京東人的拼搏和奮進精神。在亦莊的京東大廈幾乎沒有準時準點熄燈的時候,通宵長明成了京東人工作的常態。也正是如此辛苦卓絕的付出,京東人得以將“一萬小時天才理論”縮短。不夸張的說,很多年輕的京東人都可以稱的上某一領域的專家。在京東,不僅是技術團隊,京東的營銷和服務團隊也非常強大,他們非常了解客戶關心的問題,能及時高效地響應和解決客戶需求。
拼搏奮進,不斷迭代,勇于突破自己,是許多世界級偉大公司的基本素質,而京東金融已然做到了這一點。可以說,“2017年度創業家之特別獎”屬于每一個京東金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