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主席誕辰124周年前夕,來自齊魯大地的王繼勝(字:竹溪)先生在中國書法展覽館奉上“脈承與行者”國學經典名著與書法作品匯報展。書展由中國人生科學學會教育策劃專業委員會、國際中國書畫家交流促進會主辦;國藝美術館、中國書法展覽館承辦。
現場嘉賓合影
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長、全國人大常委謝安山;北京文聯副主席、北京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彭利銘;中國社會藝術協會榜書委員會會長苗小龍;國際中國書畫家交流促進會秘書長張金衛;中國人生科學學會教育策劃專業委員會會長劉佳瑞等參加開幕式并致辭。
參加開幕式的嘉賓還有: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書記處原書記肖東升;公安大學教授姚立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監督委員會原副主任張華;最高人民法院影像中心主任、中央國家機關書法家協會常務副主席尹祥君;北京東城美協主席張廣志,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田園畫會理事吳云之等,開幕式由中國社會藝術協會榜書委員會副會長、秘書長楊光主持。
參展作品展示
書展的主要內容以儒家經典名著為主,兼有道家、佛家、雜家經典及唐詩宋詞名篇等;書展形式以小楷書寫的長卷和冊頁為主,兼有隸書、行書條屏等。其中,“儒家十三經”小楷書法是本次書展的亮點,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套小楷“儒家十三經”。展示的作品計百余件,百萬字、千米長,是作者幾十年嘔心瀝血的結晶。
山東科技大學藝術學院特聘教授、中國人生科學學會教育策劃專業委員會傳統文化中心特聘教授、書畫藝術中心首席創作專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文叢》書法作者王繼勝先生在開幕式上,從書法創作角度,談了書法創作“八度”的觀點:
書展主人翁王繼勝先生致感謝辭
“角度”:入筆、行筆過程要掌握好線條的角度,如歐體、柳體楷書的橫畫大都上揚三度左右;雙人旁的兩個撇,上短撇要稍平,下長撇要下沉等等。所以,線條的斜正、筆畫的曲直是由行筆的角度、方向變化而成。
“力度”: 線條要有筋骨,筋骨生于行筆的力度,而力度源于筆畫的質感,質感的形成,主要源于對“筆墨紙”三位一體的熟知度與掌控度,如用淡墨在生宣上寫小楷,再好的筆也寫不出有力度的質感線條。
“速度”: 線條的質感由多種因素形成的,行筆的速度也是主要因素之一,該疾則疾,宜澀則澀。如豎鉤的寫法,豎底起筆宜澀,出筆成鉤要疾,干脆利索,不能拖泥帶水。
“寬度”:寬度的內涵包括,其一對書法理論、常識、各種字體、風格、印章使用等所有有關書法方面的內容涉獵范圍要寬;其二,對其他傳統國學經典(含儒釋道三家及其他雜家)、樂禮、國內外名著等盡可能多的學習與領悟。這樣,可以更多的寄寓書法作品以豐富的情感與思想。
“深度”:人們對知識的掌握總是有限的,不可能樣樣都精通,選擇一樣或幾樣自己最感興趣,最有悟性與靈性的門類,聚力往深處走。我以小楷尤為擅長,但是不會篆隸行草也是缺門,只好選擇“擅小楷,兼別樣”。儒家的經典與我們工作、生活等息息相關,道家、佛家其次,那就選擇“重儒家、兼其次”。
“溫度”:“字如其人”在我這里有新的認知,不僅僅指“見其字知其人”,更有“以字喻人”之意,把每個書法作品里的漢字看做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千姿百態,風情萬種,端莊的君子,嫵媚的繡娘,健魄的漢子,羞澀的村姑等等,凡是個個皆有溫度、有靈性。
“風度”:風度泛指精神面貌,風度既是外表上視覺的認知,更是由文化涵養自內由外所透射出的一種內在的氣質。有了技術層面的“角度”、“力度”、“速度”,又具備了文化層面的“寬度”、“深度”、“溫度”,何愁沒有“風度”?
“無度”: 法無定法,度亦無度。由技術、技巧、技能到隨心所欲,法也隨著由規范、規矩到自然而成,稱之為“法”的七個“度”很自然的溶于作品中,此時已無“法”無“度”而言。當欣賞弘一大師的作品時你會心靜不波,柔柔的,靜靜地。看似無法而有法,當其有度似無度。究其因皆為“君不染塵”之故。我曾閱讀《禪機菩提叢書》風花雪月四卷,邊閱讀、邊總結、邊做筆記,寫了一本《讀禪筆記》冊頁。做筆記時,字寫得比較隨心所欲,筆隨心動,心隨禪行,不拘其形,娓娓道來,端莊秀麗的容姿,無拘無束的浪態,共處一隅,極其包容。
遵循“禪是活禪、法無定法”之道。是為書法悟道之“八度”。
參展作品展示
王繼勝先生說:生于齊魯,當為發源于齊魯大地的儒家文化做一點事情。“虛榮心、好奇心、癡恒心”和“相融之意、踐行之意”的“三心二意”成就了我的“脈承與行者”的夢想。
書展主人翁王繼勝先生陪同專程為此次展覽趕回來的中央國家機關書法家協會主席團成員、北京國藝美術館館長王清杰先生;海流圖(北京)投資基金有限公司董事長肖靜慧女士;國際中國書畫家交流促進會秘書長張金衛先生等嘉賓參觀展覽
國藝美術館王清杰館長提出做“有社會擔當、有責任感、大眾可參與的文化綜合展覽機構”。王清杰館長對此次展覽給予高度評價,他說:“王繼勝先生的這個展覽適逢其時,展覽突出了幾個方面:一:展覽作者很用心,作品整體統一,全部用小楷及隸書書寫;二:書寫內容為國學經典,《三字經》《孝經》《易經》等,展覽起到了很好的社會引導作用。”同時,王清杰館長也呼吁廣大媒體屆的朋友們,將這種富有正能量的展覽傳播出去,讓跟多的人看到、感受到!讓展覽起到更廣泛的引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