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8月22日,常德市教育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國動辦)、市科技局、市文旅廣體局、市市場監管局聯合出臺《常德市遴選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參與學校課后服務工作實施細則(試行)》(以下簡稱《實施細則》)。常德市將遴選體育類、文化藝術類、科技類等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白名單”,進入“白名單”機構方可參與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課后服務。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及學科類項目不得引進校園。
常德市教育局校外教育培訓監管科負責人表示,多部門聯合出臺《實施細則》,旨在規范學校課后服務工作,進一步豐富學校課后服務內容,滿足學生發展興趣特長需要,同時有效解決課后拓展服務師資短缺問題,提高課后服務質量。
進入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白名單”,須具備以下條件:一是辦學資質,持有教育行政部門頒發的辦學許可證、屬地市場監管部門頒發的營業執照或民政部門頒發的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證。二是人員資質,具有與辦學層次、規模、內容相匹配的專、兼職教師隊伍,培訓機構從業人員無違法犯罪前科,持有相對應的教師資格證或專業技能證書,外籍教師應持有《外國人工作許可證》,不得聘用中小學(包括民辦中小學)在職教師。三是培訓課程,課程符合《常德市義務教育階段校外培訓項目分類鑒別工作指引(試行)》中對非學科類培訓項目的基本要求,內容以發展興趣特長為主,價值導向正確,有具體培訓內容和詳細的教學安排,不得提供境外課程和教材。四是信譽實力,按照國家要求建立財務管理體系和財務制度,設立財務預收費專用賬戶,并納入“全國校外培訓監管與服務綜合平臺”;辦學資金穩定,無違規使用資金、抽逃資金、拖欠教職工工資等情形;辦學行為規范,近三年沒有被教育行政部門和相關部門通報批評或行政處罰等情形,且近三年“校外培訓機構年度辦學水平”結果均被教育行政部門評估為“合格”或以上等次。
據悉,區域遴選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白名單”由機構自主申報,各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會同科技、文旅廣體等部門組織行業專家參與評審。同時,常德市將建立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服務質量評估機制以及劣質服務、違規項目退出機制。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