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是點燃生命希望的一團火,不管是在閔行,還是援疆援滇,他們用愛和責任筑起一道生命安全的堅固防線。值此第六個中國醫師節,讓我們一起走進援建醫生的日常。
(相關資料圖)
為醫院留下鐵打的營盤
上海市第五人民醫院心內科副主任醫師王張生是上海市第十一批援疆干部人才,今年4月踏上援疆路。到澤普縣人民醫院后,他擔任內二科主任一職,針對當地心衰高發的情況,積極普及心衰早期預警的作用。今年7月,在上級醫院專家的協助下,王張生在澤普縣開展了首批冠脈造影檢查3例,填補了澤普縣冠脈造影的技術空白。“我將以更飽滿的熱情地投入到澤普縣人民醫院的實際工作中,做好師帶徒工作,變‘輸血’為‘造血’,促進當地醫務人員成長,為醫院留下鐵打的營盤,輻射帶動當地醫院不斷提高醫療技術水平和服務能力。”
王張生(左二)
和王張生一樣,閔行區中心醫院疼痛科主治醫師佟明亮也是今年4月去到新疆,掛職澤普縣人民醫院疼痛科主任,主要負責籌建疼痛科門診和病房,培養學科帶頭人和學科骨干。在澤普縣,頸肩腰腿痛、關節病、各種神經痛以及與神經功能紊亂相關的內科雜病發病率較高,佟明亮擅長小針刀、神經阻滯、中醫針灸和正骨治療,在醫療設備相對不健全的情況下,他發揮“簡、便、廉、驗”技術特長,因地制宜開展醫療服務,得到當地居民贊譽。對未來一年多的醫療援建,佟明亮也做了詳細規劃,將爭取培養數名當地學科帶頭人和學科骨干,真正留下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伍。
佟明亮(左一)
我們需要做的還有很多
8月11日,閔行區中心醫院門急診辦主任李平衛和其他4位援滇醫療隊員來到大關縣,對大關縣人民醫院開展醫療幫扶。一周以來,在積極適應當地生活環境的同時,他已開始深入臨床,看看當地病人的主要情況,了解當地醫生需要什么。“后期,我們計劃將隊員分成內科和外科兩組,把援滇專家的門診開出來,為當地百姓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李平衛說,還有一些計劃在醞釀中,如針對甲狀腺、乳腺的聯合門診,心內科導管手術等,希望大家的到來能為當地拓展更多原來沒有開展的手術。“要做好當地群眾的醫療保障,我們需要做的還有很多。”
李平衛(左二)
今年4月,閔行區中西醫結合醫院骨科主治醫師任海鵬來到云南,支援大關縣人民醫院骨科。4個多月來,他深刻體會到“有時去治愈,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這句話的含義。7月初,他上門看診了一位患有幼年特發性關節炎的小女孩,馬上聯系在昭通市二院風濕免疫血液科幫扶的松江區中心醫院朱銳鋒醫生,向其求助并探討后續治療方案,為其開展愛心捐助。“當我第一時間電話將這些好消息告知她的家人時,他們哽咽地說不上一句話。”
任海鵬(中)
浦錦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科醫生顧曉龍支援的是施甸縣人民醫院,憑借在三甲醫院呼吸科的經驗,通過“傳、幫、帶”等方式幫助提高該院的內科治療水平。前段時間,一位90多歲的老伯雖從ICU轉到內科普通病房,但病情還是很危急,由于患者年紀大、體形消瘦、基礎疾病多、經濟較困難,家屬一度考慮放棄治療,但在顧曉龍和治療團隊的努力下,楊老伯病情逐漸好轉,家屬萬分感激,直言是醫院給了楊老伯活下去的希望。
顧曉龍(左一)
祝醫務工作者節日快樂!
感謝每一位了不起的你!
來源:今日閔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