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6年大敗人類世界頂級棋手的AlphaGo,到2022年末風靡全球的ChatGPT,智能技術正加速對我們日常的方方面面產生影響。一場從信息到智能的大轉變正在發生。
日前,著名媒體人、商業觀察家、新物種研究院院長吳伯凡推出最新力作《新IT:從信息到智能的大轉變》。在本書中,吳伯凡回顧了影響人類現在與未來的技術簡史。他認為, 以智能技術為核心的“新IT”正在成為新一輪技術和社會變革的支柱和主要驅動力。
(資料圖片)
8月22日下午,作者吳伯凡攜手聯想集團副總裁阿不力克木·阿不力米提(阿木)、《財經》雜志主編何剛,共同出席《新IT:從信息到智能的大轉變》新書發布會暨圓桌對話,深入探討新一代產業發展浪潮下的新機遇及智能化新圖景。
吳伯凡在新書導讀時表示,“新IT”是無盡、不斷延伸的前沿。表面上是智能技術(Intelligence Technology),其實還暗含著基礎設施轉換和智能化轉型(Intelligence Transformation)。不同案例表明,“ ‘新IT’已不是一個概念,或是展望未來的一種判斷,而是早已經在我們身邊,暗中如火如荼地發生的一個新的現實。 ”
1、新IT是“制造”向“智造”躍遷的重要推手
到底什么是“新IT”?
以蒸汽機技術為代表的“老IT” (Industry Technology)實現了以機器代替人力,大大解放了生產力; 以互聯網技術為代表的“舊IT” (information Technology)提高了信息的傳輸效率,部分地實現了對人腦力的延伸; 而“新IT” (Intelligent Transformation)則驅動了人機融合的智能化轉型,它試圖消除人與機器的心理距離——賦予死板、冰冷的機器以智能(而不是單純的計算能力)和“溫度”,讓人與機器得以在整體智能層面上進行平等、無障礙地溝通。如今,智能化是全球制造業發展的趨勢,也是我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目前智能制造正加速逼近新一輪變革躍升的臨界點,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演進,有望引領制造業邁向全方位、深層次的智能化。
在這一背景下, 作為工業技術的“老IT”,以及作為信息技術的“舊IT”已經成為過去式 ,以智能化轉型為核心的“新IT”正在成為新一輪技術和社會變革的支柱和主要驅動力。
吳伯凡在新書中指出,由于智能制造需要的不僅僅是從傳統硬件設備到智能設備的升級換代,更是包括物聯網設備、基礎設施和智能應用在內的全套智能化解決方案,不可避免涉及 “端-邊-云-網-智” 五個方面,以及包括對應的顧問、實施、運維在內的全方位服務。因此, “新IT”在企業智能化轉型和制造業向“中國智造”升級的過程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未來將成為“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躍遷的重要推手 ,以及中國制造業“數智化”破局的關鍵。
當下,以智能化為代表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正將人類帶入一個全新的時代,隨之而來的是廣闊的市場機遇和發展新空間。阿木結合四次工業革命的發展演變,進一步闡釋從傳統IT到智能革命的“新IT”跨越式躍遷之道。
在阿木看來,每一次生產力的引進都是一次整個生產和生活的巨大解放。而在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浪潮之下,數據化身成為像石油一般的資源,人工智能技術則是這個時代下的全新生產力,兩者的結合將推動社會的進化,從而使得機器更加智能、人類更加高效、生活和生產運行效率得到很大改善?!案爬ǘ?,就是人工智能推動智能革命的發展,從而完成了從信息革命的傳統IT到智能革命的‘新IT’這樣一個躍遷。”
何剛表示,人工智能正在帶來新的變化,從傳統IT到“新IT”,中國面臨巨大的機遇,產業變革和分界也正在產生,大企業的機會和小企業的差別其實看似很巨大,但是更重要的還是以認知帶行動,通過整個外部的助力和內部的變革去擁抱全新的企業智能化的未來?!爸袊麄€產業的廣度和深度帶來了巨大的轉型機遇,社會的變革也因此而產生。我們期待中國高水平開放的狀態繼續,就像當年聯想創業一樣,新的智能化時代能夠讓更多中國企業在全球競爭中獲得自身發展機遇。”
2、新IT將帶領人們走進人機共生新紀元
“人工智能將加速企業智能化轉型進程嗎?”“‘新IT’時代,哪些企業將能更順暢地進行智能化轉型?”圍繞時下的熱點話題,嘉賓也分享了各自觀點。
吳伯凡表示,企業選擇智能化轉型的路徑都是有隱形成本的,甚至是有陷阱的?!熬拖窕鸺l射一樣,需要三次加速。很多企業只有一級火箭,再也上不去了,能量耗盡且殼還扔不掉,不僅不能夠給它助力,反而成為拖累?!币虼?,企業在做智能化轉型選擇時應有“三級火箭觀”,在不同的階段選擇不同的路徑。
在談到當下企業智能化轉型的具體實踐時,阿木認為,當下的企業大致可分為三類,一是 處于頂端的AI原生的企業,它不僅把自己智能化,用AI技術實現了一些突破,它還把這個變成自己的新業務 。第二類是處于中間地帶的企業,它們目前正處于在做人工智能跟自身業務結合的階段。而剩下80%左右的企業是在非常辛苦地打造數字底座,還處于認知突破的猶豫期。“對這部分企業而言,我覺得真的是時不我待,要盡快去轉變思想?!?
“ ‘新IT’不是一個交付,而是一個服務。不是結束,而是轉型的開始。 ”阿木表示,未來,聯想集團將持續依托“端-邊-云-網-智”技術架構,積極承擔賦能者角色,用陪伴式服務助推千行百業實現智能化轉型。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