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萬沒想到,《燃冬》居然成了文藝片新貴導演陳哲藝的滑鐵盧。
票房差也沒啥,反正票房向來不是衡量文藝片的指標,更何況《燃冬》其實已經創下了陳哲藝導演作品的最高票房紀錄。
但目前6.2的豆瓣評分,就有點說不過去了。甚至還不如同期上映的劉浩存宋威龍“工業糖精片”《念念相忘》(6.9分)。這讓陳哲藝顏面何存?!人家畢竟這幾年都是戛納的座上客。?
(相關資料圖)
本來口碑還能當作文藝片的遮羞布,現在連一部應景的糖水片都打不過,可想而知,陳哲藝最近幾天應該正在經歷他的至暗時刻。
花樣作死的宣傳是罪魁禍首之一。
瞅瞅這海報,什么“七夕必看”“大膽愛”“誰愛誰”,生生把一部淡淡的文藝片說成了狗血三角戀。
還有這個標著不知所云溫度的劇照,和郭敬明仰角45度的憂傷有異曲同工之妙。我只知道100度應該會造成重度燙傷……
《燃冬》官抖小編應該是被氣勢洶洶的網友搞得有點內傷了,不管他如何想方設法整活宣傳,大家的評論堅如磐石:“不看!”
選角的失敗,是《燃冬》這次票房口碑雙輸的另一大原因。也許就連導演本人都沒想到,劉昊然+周冬雨+屈楚蕭,三位正當紅的年輕演員,湊在一起的效果,居然正正得負了。
屈楚蕭倒也不奇怪,雖然顏正演技好,奈何總是戲外翻車,負面新聞纏身,不受觀眾待見也正常。但銀幕魅力確實是玄學,即便黑料這么多,屈楚蕭居然也能憑借《燃冬》里的表現圈一波粉,說明他的確有點東西。
周冬雨雖然貴為“三金影后”,但觀眾緣一直欠佳。不過,好在她有過硬演技傍身,這次陳哲藝更在《燃冬》中發掘了她成熟的一面,把她拍得很迷人。
唯有劉昊然,不僅沒有通過《燃冬》吃到文藝片的紅利,反而起到了反作用。一是暴露了他演技上的短板;二是大家發現,怎么曾經的昊然弟弟,現在不僅沒了少年感,反而多了些許油膩?
劉昊然自己說為了這部電影增肥不少,但貌似也看不太出來。只不過這三撮胡子實在太有存在感了。雖然是為了增加滄桑感,但劉昊然偏幼齡的臉配上稀稀疏疏的胡子,就有種嚴重的違和感和邋遢感,有人說像年輕版的韓寒……(韓寒:我做錯了什么?)
《燃冬》里的幾處名場面,其實也沒什么,但在劉昊然不準確的表演和越描越黑的宣傳下,成為引發群嘲的內容。
名場面之一,三人的冰塊接力。很多觀眾看到這里都是一臉震驚,其實這在電影里只是三個年輕人的一種游戲吧。
名場面之二,劉昊然和周冬雨的浴室戲。周冬雨在這場戲是真美真迷人,但隔著簾子撫摸的劉昊然,就隱隱有了種猥瑣感。
名場面之三,劉昊然嚼著冰塊,突然落淚大哭。這本來是場表達人物狀態和情緒的重頭戲,是他飾演的浩豐在長期壓抑后終于釋放情緒,展示心底的悲傷和痛楚。但劉昊然的演繹實在太失敗了,壓抑的感覺沒有,哭又哭不出來,導致很多觀眾看得極其困惑,不知道這個人在干什么。
當然,這也不能全怪劉昊然,《燃冬》本身偏弱的劇本和人物塑造也有很大問題。電影是想描繪當下中國年輕人的狀態和心理,然而卻做得不痛不癢綿軟無力,讓人看了只覺無病呻吟。有網友說,難道年輕人的生活就是抽煙、喝酒、談戀愛么?導演如果真想拍年輕人的困境,為什么不拍他們的996生活,不拍他們留不下的城市回不去的故鄉,不拍催婚催育的壓力大?
尤其浩豐這個角色,在三人中是最不討巧、最立不住的。他從小就是三好學生,家長老師都放心的乖孩子,長大后順利升學工作,干的還是最掙錢最高大上的金融行業。電影借周冬雨角色之口說出了浩豐 的生活狀況:光是他手上戴的那塊表,就是他們一輩子也掙不來的。這樣一個這么光鮮優秀的年輕人,為啥不開心呢?電影沒有說,劉昊然也沒有演出在痛苦里掙扎的狀態。
反而是,浩豐丟了手機,被周冬雨飾演的娜娜收留,屈楚蕭飾演的韓蕭帶著他吃飯帶著他玩。浩豐坐韓蕭的車、花韓蕭的錢,最后還跟韓蕭暗戀已久的娜娜好上了,順便順走了韓蕭的棉大衣……這樣的人設,觀眾怎么會喜歡?
《燃冬》劉昊然被群嘲,是他最近路人觀感變差的一次集中爆發。年齡變大帶來的少年感喪失,演技卻沒有得到應有的提高,《九州縹緲錄》《四海》等連續幾部作品反響一般,還因為一些諸如“邋遢”之類的熱搜和傳說中的戀情導致形象受損,觀眾難免會有負面情緒。
之前劉昊然還能借著陳思誠和王寶強的東風,用《唐人街探案》證明自己的人氣和咖位,現在一旦離開,就有點露餡的危險。網友吐槽說,劉昊然出道多年,歸來仍是唐探。唐探不可能一直拍下去,他也亟需用其他作品來證明自己的演技。是時候跳出舒適區了。
有位網友說得好:“有些男演員就像初戀,一旦沒有了少年感,那就不值得懷念了。”劉昊然就是這樣的初戀系男演員,曾經的他,哪怕青澀稚嫩,但那股陽光般清新的少年感總能讓人想起自己曾有過的青春,因此顯得既特別又珍貴。可是人總是要長大,偶像小生、國民弟弟必須轉型,轉型就意味著會有陣痛期。現在,可能正是劉昊然的陣痛期吧。希望他能順利度過。
本期編輯:袁云兒
本期監制:周南焱
來源:藝綻 編輯:袁云兒 監制:周南焱
流程編輯:u031
版權聲明:文本版權歸京報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改編。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