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鄉村要振興,產業必先行。近年來,江西省吉安市永新縣積極探索新型養殖模式,將“微生物菌+高密養魚”相結合,走出了一條增收致富新路徑。
龍田鄉同富種養專業合作社標準化魚塘。陳平輝攝
走進永新縣龍田鄉同富種養專業合作社,標準化的魚塘像一片片光亮的鏡子,倒映著藍天白云,鑲嵌在廣袤的大地上。隨著自動投料機的開啟,黑壓壓的魚群在餌料臺附近不斷翻涌著身子。“微生物菌+高密養魚”較傳統魚塘里畝產千斤魚,具有產量高、周期短、病害易控制、經濟效益高等優勢。
“我們合作社總面積是七百畝,養魚這塊是一百來畝,養魚主要采用的是生物菌高密度養殖,每一畝現在的產量可以達到八千到一萬斤左右”基地負責人周清平說道。
雖然養殖面積大,但平常周清平一個人就能完成喂養工作,通過基地接入的智能系統,投料、增氧、投放菌種等工作一部手機全搞定。
而在魚塘旁邊,立著一排排整齊的帳篷,里面放著一人高的大桶,桶內裝滿了微生物菌原液,周清平隔段時間就會查看桶內菌群的培育情況,而這微生物菌也是高密養魚的關鍵。“這邊總共有三種生物菌,第一種生物菌主要是用來分解魚的糞便和飼料殘存,第二個生物菌主要是拿來作為轉化用的生物菌,把有機質轉化成水體浮游生物需要的營養物質,以此保證魚塘里生物族群更加多樣化,第三個主要是用來病蟲害防護。用菌來養魚,產量更大,肉質更鮮美”基地負責人周清平說道。
如今,合作社的創新養殖模式已逐步成熟,產生了不錯的經濟效益。周清平也打算把技術推廣出去,帶動更多的群眾增收致富。(陳平輝)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