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編者按:一條大運河,半部中國史。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大運河保護傳承利用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挖掘大運河(山東段)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展現山東內河港航物流發展成效,講好運河沿線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故事,結合中央網信辦“以河為媒——沿著大運河看中國”網上主題宣傳安排,8月28日至30日,山東省委網信辦聯合省交通運輸廳組織開展“通江達海好‘運’來”網絡主題宣傳活動。閃電新聞特別推出系列報道,探索齊風魯韻與運河文明奇妙碰撞后的時代價值,講述運河、城市與人的發展故事。
01:12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29日訊 “梁山港通過效率提升,每天能夠接卸火車敞車13列,目前效率距去年提升8%左右。”濟寧港航梁山港有限公司生產技術部經理張迪介紹。
梁山港位于梁山北的梁濟運河右岸、黃河下游經濟區內,距瓦日鐵路直線距離僅1.8km,距離黃河直線距離10km,是江北最大的內河港口。梁山港正處于瓦日鐵路與京杭大運河的黃金交叉點,且作業區后方與國道G220、省道S333以及董梁高速緊緊相連,占據著西煤東運的咽喉要地,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梁山港能夠吸納晉陜蒙優質煤炭資源,不僅是山東煤炭保障供應的主力軍,還能沿運河入長江,輻射江浙滬,成為連接西部煤源產地和長江三角洲經濟區的重要物流樞紐,形成工字型多式聯運的大通道。因此,梁山港接卸的多為煤炭、鋼材、水泥、鐵礦石、農用物資等大宗貨物。
梁山港建設了亞洲最大的單體鋼結構儲煤棚,開通了8條集裝箱運輸航線,通達幾十個城市和地區,與20余家知名企業建立長期戰略伙伴關系。梁山港擁有11個2000噸級碼頭,配備全國首臺接卸C96的雙翻卸車機,全國最先進的自動化斗輪堆取料機、球體機、無人值守磅房、LNG車輛船舶,在全國范圍內率先建成內河港口智慧中心,實現了大宗商品交易由線下變為“云端”。
在智慧化加持下,梁山港目前整體生產運行效率較以往取得長足進步。其中,敞車普通煤種的卸車效率由10循環每小時提升至12循環每小時以上,鐵路集裝箱卸車用時約6.5小時每列,效率增幅為7. 5%,鐵路鋼卷接卸用時控制在15分鐘每卷;裝船、入倉效率方面,直取裝船效率增幅為 11.67%。放倉裝船效率增幅為 4.76%,取煤入倉效率增幅為4.34%。單日可接卸敞車13列,集裝箱4列,具備5萬噸接卸、6萬噸發運能力。
7月25日,梁山港單日集疏港量突破8萬噸,達到83292.87噸,創今年以來單日集疏港新紀錄。煤炭、水泥、鐵礦石……雖然這些黑灰色調的貨物每日在梁山港進進出出,但絲毫不影響港口的綠色發展。梁山港建設了5MW光伏發電,目前梁山港綠電使用占比35%以上;萬噸列車智能卸車機采用了先進的干霧除塵裝置,有效防止卸車過程中產生揚塵。梁山港還將規劃建設風、光、儲一體化新能源發電,綠電使用占比將達60%以上。
閃電新聞記者 曹寧 報道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