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海南省高考已經進入填報志愿階段,考生應該從哪些方面確定自己該選擇的院校和專業?報考中應該避開哪些“坑”?6月28日上午,2023年動感地帶高考志愿填報公益講座(定安站)在定安縣城南中學舉行,來自海南中學的學生生涯規劃導師、中學心理正高級教師陳玲圍繞生涯規劃、招生政策和高校、專業信息等為考生及家長答疑解惑。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記者 王康景
(資料圖)
填報志愿的實質是做選擇,考生應結合生涯規劃選院校和專業
“填報志愿前,大家首先要問問自己,希望將來做什么?你的性格、興趣、能力和價值觀如何?這些事關你的生涯規劃,也是你們選擇專業和院校時的重點參考因素。”剛開講,陳玲便向到場的眾多考生和家長發出一系列提問。
講座現場。記者 王康景 攝
她表示,根據調查數據,許多考生在報考時不了解自己所選專業,比較盲目,且畢業后從事與自己所選專業無關的工作,這讓近七成的受訪者表示如果可能,想重新選擇專業。
她說,填報志愿的本質就是結合自己的生涯規劃做選擇,她舉例說,比如有的考生喜歡社交,性格外向,善打交道,可以考慮選擇側重于與人打交道相關專業;有的考生擅長處理事務性的工作,可以考慮與財稅、文秘、數據處理等等相關的專業。
有的考生一開始認為自己喜歡當醫生,在報考時,應該綜合考量自己是否真正喜歡、了解這個行業,以及自己是否能夠適應這個職業的要求,再進行報考。
還有的考生規劃將來要在大學所在的城市或區域進行實習和就業,則可以考慮往經濟發達地區或者大城市的院校和專業來作出選擇。
總而言之,就是要結合自己的興趣、性格、能力和價值觀等特質,加上對職業的向往、對城市的選擇和對未來發展的方向綜合考量,在自己分數基礎上篩選出符合自己預期的院校和專業,進行排序,做出抉擇,再進行填報志愿。
陳玲在講座上開講。記者 王康景 攝
填報專業要注意避開哪些“坑”,不讓自己留遺憾?
“要避坑,就要主動了解和掌握填報志愿的規則、政策,了解相關高校的招生計劃、報考條件等信息。”陳玲說,新高考不分文理科,但很多高校的專業在選科上有要求,考生填報時要注意看清楚。平行志愿是指考生填報的同一錄取批次同一投檔時間段中的多個院校專業組志愿,遵循“志愿并列、位次優先、遵循志愿、一輪投檔”的原則(也稱為分數優先的原則)。
填報志愿涉及14個學科門類92個專業大類700多個專業,除了了解基本規則,考生在填報志愿選擇專業時,一定要注意幾個“坑”。
一是要注意不同高校設置同一專業的差異。比如西安交通大學、華北電力大學的能源動力與工程專業,更多是指鍋爐、汽輪機等;湖南大學、燕山大學的同名專業則是指內燃機方向;甚至有些考生以為能源動力類專業將來就可以從事當下熱門電動汽車的動力研發,這是誤區。因此考生要仔細查看相關專業后面括號的標注,對照填報指南和招生簡章了解相關專業的方向。
二是不要一味偏心名校。“有些考生在確定自己喜歡的專業后,但是分數又夠不著名校分數線的情況下,可以根據該專業在全國高校學科評估結果來作出適當的選擇。一些非名校的高校在個別專業上在全國排名靠前。”陳玲說。
三是小心專業改名和“時髦名字”的干擾。陳玲舉例道,有的專業“信息資源管理”原名為“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專業,其實際對口的工作卻是圖書管理員;信息與計算科學屬于數學科學,是將數學與信息、管理相結合的交叉學科,與計算機“八竿子打不著”。
四是有些大學將冷熱專業打包進入院校專業組招生,以期提高專業組的錄取分數線,考生在報考時要仔細分析查看。
陳玲建議考生及家長,深入了解專業內涵,要從其開設時間、培養目標、培養要求和知識能力要求、課程設置、專業地位、就業方向與前景等多個維度進行了解和分析。
用好30個志愿選擇拉開志愿梯度,遵循“沖、穩、保、墊”原則
講座上,陳玲向廣大考生及家長建議,要學會用好30個志愿選擇,以拉開志愿梯度,同時遵循“沖、穩、保、墊”的報考原則。
她進而表示,沖是指要根據自己成績的全省位次,選擇歷史錄取位次在此位次之上的院校專業,在30個志愿選擇中,可以安排多個梯度的選項;
穩是指根據自己成績在全省的位次,選擇歷史錄取位次在此位次左右的院校專業;
保是指根據自己成績在全省的位次,選擇歷史錄取位次在此位次之下的院校專業,在30個志愿選擇中,建議安排多個梯度的選項;
墊是指要有底線思維,選擇比“保”位次更低的大學專業,確保不掉檔。
她還進一步分析了考生被退檔的常見原因,分別是:低分,額滿,導致滑檔;所報專業已滿,不服從專業調劑;身體受限(不看招生章程,不看自己的體檢結果就隨意報考);科目成績偏低(學校特別要求的學科成績,如數學、英語分數不夠)。
現場考生進行提問。記者 王康景 攝
考生家長反響強烈,直呼講座醍醐灌頂
在講座臨近結束,進入問答環節時,不少考生和家長紛紛針對自己關心的問題向陳玲提問。比如有來自定安縣城南中學的考生提問稱,自己在選擇院校專業組時,看中某一個高校,尤其喜歡其中的某個專業,可是在該校的專業組中也有不少自己不喜歡的專業,同時,自己的分數比此前錄取的分數可能偏低一點點時,該怎么選,要不要服從調劑。
陳玲表示,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很重要,如果自己在該院校專業組中看到的除了那個自己最喜歡的專業外,其他專業盡管不那么喜歡,但綜合分析發現也能夠接受,且就業前景較好時,建議選擇該院校專業組并服從調劑,但如果只看中其中某個專業,且分數又比較“懸”,很有可能被調劑到不能接受的專業時,就要慎重考慮。
“聽了這次講座感覺對自己幫助很大,至少知道在填報志愿之前應該做些什么,在選擇專業時要注意哪些問題。”參加講座的定安縣城南中學考生梁瓊方說。
考生家長劉麗則表示,講座內容豐富,而且重點突出,自己在聽講之前幾乎對填報志愿一片空白,聽講之后,幾乎是醍醐灌頂,她把不少內容的細節都拍攝下來,準備為女兒填報志愿做做“參謀”。
附:填報志愿基本流程
1.綜合分析個人基本信息;
2.根據高考成績和選科情況,確定志愿填報范圍;
3.根據實際需求在初篩的專業列表中選擇符合自己規劃的專業;
4.在所有選定的院校專業組中,按自己的實際意愿,精選出30個志愿(院校專業組),并檢查是否拉開梯度,并完成填報。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