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宗商品行業競爭的不斷加劇,大型企業間并購整合與資本運作日趨頻繁,國內外優秀的大宗商品企業愈來愈重視對行業市場的分析研究,特別是對當前市場環境和客戶需求趨勢變化的深入研究,以期提前占領市場,取得先發優勢。大宗商品是指可進入流通領域,但非零售環節,具有商品屬性并用于工農業生產與消費使用的大批量買賣的物質商品。在金融投資市場,大宗商品指同質化、可交易、被廣泛作為工業基礎原材料的商品,如原油、有色金屬、鋼鐵、農產品、鐵礦石、煤炭等。包括3個類別,即能源商品、基礎原材料和農副產品。
(相關資料圖)
對于大宗商品而言,基本金屬、能源和農產品等的消費占全球的比重大多數超過50%。2022年,宏觀經濟形勢是海外經濟觸頂,經濟周期錯位導致外需一度強于內需。而2023年,經濟周期可能再次錯位,變為中國經濟回升、歐美等海外經濟體減速或者衰退,外需走弱而內需改善,從而在2023年上半年大宗商品會出現較大的回升驅動力。
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出版的《2022-2027年中國大宗商品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趨勢研究預測報告》統計分析顯示:
大宗商品可以設計為期貨、期權作為金融工具來交易,可以更好實現價格發現和規避價格風險。由于大宗商品多是工業基礎,處于最上游,因此反映其供需狀況的期貨及現貨價格變動會直接影響到整個經濟體系。例如,銅價上漲將提高電子、建筑和電力行業的生產成本,石油價格上漲則會導致化工產品價格上漲并帶動其他能源如煤炭和替代能源的價格和供給提升。投資者,尤其是投資相關行業的投資者應當密切關注大宗商品的供求和價格變動。
從國內大宗商品CBMI指數情況來看,據相關數據,2022年8月份中國大宗商品指數(CBMI)為102.3%,較上月回升1.0個百分點。各分項指數中,供應指數和庫存指數均出現回落,銷售指數則明顯回升。從指數的變化情況來看,本月CBMI回升至2021年5月份以來的最高水平,顯示供應壓力有所緩解,商品需求開始回暖,之前供需錯配的矛盾正在緩和,國內大宗商品市場開始出現積極的變化。
從政策端來看,政策嚴格管控,大宗商品價格易跌難漲?;仡?021年以來的政策來看,2021年7/8月之前,政府就已出臺政策保障大宗商品供應,相關大宗商品價格有所回落。隨著冬季用電高峰的到來,部分省市電力供應緊張,紛紛出臺限產限電政策,推升大宗商品上漲,但是10月中下旬,國家發改委對于大宗商品尤其是煤炭發出重要喊話,并出臺多項政策措施打擊過度投機炒作,大宗商品受此影響上漲趨勢將受到遏制,煤、鋼、銅等原材料價格陸續回落。
中國大宗商品市場發展現狀分析2023
2022年國際大宗商品呈現沖高回落的走勢,尤其是6月觸頂之后,在7—9月下跌。其中,原油、汽油等能源類商品價格相對堅挺,但天然氣、煤炭、基本金屬和農產品跌幅較大。2022年年底,國際大宗商品再度企穩反彈。據悉,2023年開市大宗商品全線走強,原油和能化板塊出現了“開門紅”。其中,原油主力合約2302上漲2.59%。作為大宗商品之王的原油的價格曲線,牽動著大宗商品市場的脈搏?;赝?022年,我國期貨和衍生品市場在改革中前進,在開放中成長,實現了歷史性突破。展望2023年,商品期貨市場變數依舊較多,但從不確定性中尋找確定性,期市將加速品種工具創新擴容,“中國價格”影響力將越來越顯著。
2023年5月份,大宗商品銷售指數為99.9%。從銷售指數的變化情況來看,銷售量在連續三個月呈現增長態勢以后,本月出現回落,一方面說明本月市場需求減弱;另一方面,與前期基數較高有關,特別是部分商品在持續高增長后出現回落。各主要商品中,有色金屬、化工和汽車銷售量繼續增長,且增速加快;成品油銷售量繼續增加,但增速減緩;鐵礦石銷售量由升轉降,鋼鐵和煤炭銷售量則繼續下滑。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2023年進入6月份以后,大宗商品市場將逐步進入傳統消費淡季,高溫多雨天氣將給市場需求帶來一定影響,加之全球經濟復蘇的不確定性也在增加,綜合來看,在供需錯配的現狀下,6月份國內大宗商品市場將會迎來下行調整,價格將會低位震蕩,部分商品價格存在較大的下行空間。
展望2023年,在新冠疫情對經濟的沖擊下降、各國通脹回落、國際貿易恢復和中國經濟持續回升的前提條件下,大宗商品價格會有較大幅度的反彈走勢,但是需求不足(海外經濟減速或衰退)、高通脹回落緩慢導致高利率與經濟減速并存,商品沖高后還會面臨回落的風險。投資者可以運用芝商所的美豆期貨(ZC)及WTI原油期貨(CL)來對沖風險對沖潛在的波動風險,尤其是在全球能源轉型的時代,能源“不可能三角”導致能源價格波動是劇烈的。
未來行業市場發展前景和投資機會在哪?欲了解更多關于行業具體詳情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報告《2022-2027年中國大宗商品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趨勢研究預測報告》。報告對行業相關各種因素進行具體調查、研究、分析,洞察行業今后的發展方向、行業競爭格局的演變趨勢以及技術標準、市場規模、潛在問題與行業發展的癥結所在,評估行業投資價值、效果效益程度,提出建設性意見建議,為行業投資決策者和企業經營者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