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重慶三峽銀行中報業績喜憂參半)
前段時間,重慶三峽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重慶三峽銀行”)出現近半董事集體辭職。一時之間各方猜測不斷。
7月5日晚間,重慶三峽銀行發布公告稱,該行董事翁振杰、劉勤勤、竇仁政、王曉巖、崔進才5人因工作變動全部辭職,這些董事中有三位是重慶三峽銀行原第一大股東的代表。
(資料圖)
據悉,此次是因該行引進了新股東,新股東行使權利,所以變更了董事會的人員名單。
資料顯示,重慶三峽銀行是于2008年2月在原萬州商業銀行基礎上重組而成的股份制商業銀行,也是重慶市市屬國有重點企業。
重慶三峽銀行的上市之路可謂是風波不斷、困難重重,自2016年重慶三峽銀行接受A股上市輔導以來,已過去快7年。
而今年3月,證監會獲悉該行有重大戰略調整,對三峽銀行進行評估,暫停了其上市工作,待股權結構調整完成之后,再啟動上市工作。
中報凈利潤微增
日前,經歷了大變動的重慶三峽銀行發布了2023年二季度信息披露公告。從公告來看,重慶三峽銀行營收與危機并存,喜憂參半。
截至2023年6月末,重慶三峽銀行資產總額為2776.42億元,比年初增加147.28億元,增長5.60%;實現營業收入22.92億元,同比增長13.13%;利潤總額9.26億元,凈利潤7.51億元,同比增長1.66%,兩大經營指標實現扭轉向上。
三大資本充足率全線承壓。截至6月末,重慶三峽銀行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資本充足率分別為9.9%、11.32%、12.05%,相比2022年末依次下滑了1.04個百分點、0.52個百分點、1.04個百分點。
關于資產充足率的下降,8月15日,重慶三峽銀行一位相關負責人告訴時代周報記者,這是因為重慶三峽銀行只靠內生的利潤留存,增長的速度跟不上資產增長的速度,“而且資產充足率下降都是在安全線以上的。今年我們也會發二級增貸來補充。”
重慶三峽銀行公告中,披露了資產質量情況,但從時間戰線上來看,重慶三峽銀行的不良貸款余額處于逐年升高的趨勢。
自2018年以來,三峽銀行不良貸款余額分別為8.39億元、11.18億元、13.37億元、15.94億元、24.13億元,四年時間增幅高達187.6%。截至2022年末,同比上漲51.38%;不良貸款率為1.77%,較2021年末大幅上漲0.44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為150.59%,較2021年末大幅下降51.82個百分點。
內容來源:商訊雜志社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