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僑港浴場不明魚類咬傷10多人,親歷者:有人掰開魚嘴才擺脫。
8月16日下午,廣西北海僑港浴場,有游客在下海時疑似被不明魚類咬傷。事發后,僑港浴場的一切涉水活動暫停。新京報記者從北海市人民醫院(銀灘院區)獲悉,16日18時許,有至少8名傷者被陸續送往該院救治,均為下肢受傷,其中5名需要縫針。該院工作人員告訴新京報記者,處理好傷口后,傷者均已離院。8名傷者中,有3名未成年人,2名60歲以上的老人。
【資料圖】
17日13時許,僑港鎮鎮長鄭道富告訴新京報記者,相關部門仍在對不明魚類進行排查,通過放漁網的方式,在僑港浴場附近海域開展工作。
北海僑港浴場管理處通知
8月16日,僑港海灘救援點工作人員稱,當時游客下海游泳,有游客的腳突然被魚咬傷。事發后,所有游客被喊上岸,不允許再下海。該工作人員初步判斷,咬傷游客的魚是偶然到該片區域。
僑港鎮人民政府多位工作人員向新京報記者表示,此次魚類傷人事件系多年來首次發生。公開資料顯示,僑港海灘位于廣西北海市銀海區僑港鎮港口路南端,毗鄰“天下第一灘”——北海銀灘。僑港海灘與北海銀灘并列于北海電白寮港港口的兩側,東起電白寮港。僑港海灘灘面寬廣綿長,平均坡度約為0.05,砂質細膩柔軟,海水溫和潔凈,近海域中無鯊魚,空氣含負離子極高。
游客大腿上的兩處傷口
“感覺有東西咬腳
甩都甩不掉”
游客小鑫(化名)回憶,16日17時許,朋友在海中被不明魚類咬傷。朋友告訴小鑫,“感覺有東西咬腳,甩都甩不掉。”小鑫注意到,朋友的腳被咬了一個大口子,血冒個不停,隨后去醫院縫了20多針。事發時,朋友所處位置的海水剛好沒過胸部。
游客陳女士的兒子也被咬傷。陳女士告訴新京報記者,事發時,11歲的兒子正戴著游泳圈浮在淺水區玩耍,“海水大概到我小腿的位置。”隨后,陳女士的兒子感覺踩到了軟軟的東西,“好像有刺。”上岸后,陳女士注意到,兒子右腿大腿處有兩處傷口。“兩處傷口一共縫了20針。”
有人被咬后
徒手掰開魚嘴
據極目新聞報道,游客周女士在事發時剛到沙灘不久,還沒有來得及下水,但她看到兩名被咬傷的游客,其中一人是腳掌受傷,另一人是腳踝受傷。還有多名事發后到現場的游客告訴記者,他們到海灘時已經不允許下水了。
多段網友發布的視頻顯示,有傷者腳踝受傷已經進行簡單包扎,還有傷者大腿內側有兩處傷口,其中一處傷口留有明顯的牙印狀傷痕。該網友在回復網友評論時稱“不知道是什么東西,沒看到,水太臟了”。
“應該是魚群,幾分鐘內至少有十幾人被咬。”17日下午,事發時在現場的彭先生告訴極目新聞記者,事發位置在游泳區內相對集中的一片區域,第一個發現異常喊出聲的是一名四五十歲的男子,那名男子距他也有一二十米。開始他還以為是被水下巖石撞到了,但看到水面泛起的血跡才發現不對勁。
彭先生還介紹,大腿有兩處被咬傷的游客是他朋友的孩子,他在陪同去醫院時看到其它至少十幾名被咬傷的游客也在醫院治療,其中一名四十歲左右的男子手部被咬傷,男子自稱是用手掰開的魚嘴,但不認識是什么魚。目前,警方已經介入調查。
專家:不排除鯊魚可能
基本無毒性
北海僑港浴場不明魚類咬人事件調查專家:不排除鯊魚可能 基本無毒性。
北部灣大學教授級高工白麗蓉稱,17日,她受相關部門委托參與此事調查,北部灣海域咬人的魚類比較多,包括鯊魚、梭子魚等,海水浴場出現魚類咬人的現象比較少見,通過對傷者情況了解,咬人的不明魚類基本無毒性。
目前,白麗蓉正對該事件的相關資料和照片進行研究。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