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發江蘇明都常州寶達一汽大眾4S店
常州市民吳女士2012年購買了一輛1.4排量的豪華型速騰,然而最近想賣車的她卻發現了一件“怪事”:當年買的“豪華型”轎車居然變成了“舒適型”轎車!稅務部門告知當年有張5000元的維修費用發票是汽車安裝真皮軟包的費用。一汽大眾400售后也告知她的車型是“舒適型”車型。這讓她不禁懷疑當年買的不是豪華型車,而是被裝了真皮的“舒適型”車,當作“豪華型”車賣給了她。近日,吳女士將這一“怪事”向揚子晚報/紫牛新聞【有事找紫牛】欄目反映,記者介入調查后,4S店卻有不同說法,認為這只是他們內部系統更新引發的一場烏龍!這究竟是怎么回事?
(相關資料圖)
讀者投訴:
11年前可能買了“減配”速騰
稅務部門曾告知有改裝真皮座椅
2012年,常州武進的吳女士花了16.98萬買了人生第一輛車:1.4t 自動豪華版速騰 ,豪華版配置自帶真皮座椅。今年春節后,她打算把這輛車賣掉,買家需要她提供原始發票,她回去找發票,找出兩張,一張是164800元的車輛發票,一張是5000元的維修費發票。當時,吳女士就覺得奇怪,“2012年提車時,并沒有維修什么東西,這5000元維修費發票是干什么的?”
內部系統顯示車輛是皮革座椅
沒過多久,吳女士咨詢了稅務部門,結果得到的答復居然是這5000元的維修費發票就是真皮座椅改造的錢。“我開始還和稅務部門的人講,當時買的車自帶真皮座椅,沒有改造維修這一說,但是常州武進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稅務局的工作人員很肯定地告訴我,這就是改裝真皮座椅的錢!”吳女士告訴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自己當時買的明明是豪華車型,自帶真皮座椅,怎么可能有改造真皮座椅一說?
吳女士得到稅務的反饋后,心里頓時炸開了鍋,感覺這十來年都被蒙在鼓里。“我懷疑4S店當年就是拿了‘低配版’的車私下包了個真皮座椅就賣給了我,還騙我說是豪華版!”吳女士說,她覺得4S店有問題,便向法院提起了訴訟,主張差額部分退一賠三等訴求。
之后,她又咨詢了一汽大眾400全國售后,給了車架號查車型,400售后反饋的車輛型號也和發票上不一樣,當年買的“1.4t 自動豪華型速騰”居然變成了“速騰2012款自動舒適型”!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從吳女士提供的視頻及圖片資料了解到,稅務部門確實曾告知吳女士5000元的維修費發票就是“真皮座椅改造維修費”,一汽大眾400售后也確實反饋吳女士,她的車型是“舒適版”車型。為此,記者陪同吳女士一起來到位于常州武進湖塘的江蘇明都常州寶達一汽大眾4S店了解詳情。
4S店回應:
2012款速騰沒有舒適型這型號
400反饋“有誤”是系統內部所致
據常州寶達一汽大眾4S店銷售經理潘經理介紹,吳女士當年買的車確實是豪華型速騰,他們當年交付的車也是豪華型速騰,之所以鬧出這樣的矛盾,完全是多方誤會造成的。前些年,他們內部系統前些年進行了更新,但是一些老的車型并沒有完全錄入系統,400售后也是根據內部系統查詢的,系統顯示是舒適型,但是2012年的速騰就沒有舒適型這個車型。
稅務部門提供的資料顯示是豪華型車型
“你們可以上網上查詢,二手車三大App平臺一搜就能證明我說的對不對。”潘經理說,2012款速騰汽車當時只有技術型和豪華型兩款車,唯一的區別就是豪華型有真皮座椅、真皮方向盤套和真皮手剎套。當時售車價格差5000元,但這差的5000元不是吳女士的5000元,吳女士這5000元是當時安裝倒車雷達、導航等設備的費用,也就是汽車裝潢費。至于稅務部門開始為什么認為5000元是改裝真皮座椅的費用他也不清楚,但為了不把事情搞麻煩,他們曾提出了5000元退費的建議(并非是賠償),但沒有被吳女士采納。
這位潘經理還帶著記者還看了他們內部的系統的顯示內容,在系統里輸入車架號后,吳女士的車顯示是真皮座椅。潘經理還說,他們還曾建議吳女士如果擔心買家今后因為車型問題今后起糾紛,可以把車寄存放在4S店售賣,并且還承諾買他們的新車,可以大幅優惠。做這些僅僅是想息事寧人,并非是有什么重大過錯。但是這些建議都被吳女士拒絕了,才導致現在雙方在打官司。
400售后反饋是舒適型
至于為什么當時買車開維修費,潘經理表示,這個他也不清楚,當時他還沒入職,可能是公司當時把“裝潢費”弄錯了寫成了“維修費”。而據吳女士講,就在前些天,稅務部門再次聯系她,告知其他們還要再對此事做進一步調查。
律師觀點:
消費者可以向法院申請第三方鑒定
倘若不是原廠真皮座椅可主張賠償
“從目前雙方說辭來看,確實很難判斷4S店是否存在消費欺詐,不過既然消費者認為4S店存在消費欺詐,完全可以向法院申請第三方鑒定,來給出判定依據。”法律界人士告訴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吳女士認為4S店存在欺詐主要是因為兩點,一是稅務部門的說法,二是400售后的反饋信息。但這都不足以證明,當時4S店銷售的車是“低配版”私下包個真皮,當“豪華版”來賣。想要鑒定最直觀的方案,就是向法院申請第三方鑒定。只需要找到當年同款的車型,鑒定是否是原裝的一套真皮部件,就能夠判斷是否存在消費欺詐。
“倘若消費者能證明自己買的就是低配版,是可以要求商家退一賠三的。”法律界人士告訴記者,事實上,以次充好的售車行為確實也發生過。河南某4S店汽車就曾因低配改高配被要求退一賠三。該消費者異地做保養,無意間發現自己買的智尊版并非智尊版,而是豪華版。消費者認為根據國家有關規定,未出廠的車輛若需改裝,必須經過國家3C認證方可銷售,車商以次充好、私自改裝的行為已經構成欺詐消費,應當按照法律規定予以車價三倍的賠償。而車商則表示,只愿意拿出1.5萬元錢補償豪華版與智尊版的差價,至于退車和賠償,則當場拒絕。最終雙方打官司,驛城區法院判決限駐馬店某汽車銷售有限公司于判決生效后十日內向消費者李某返還購車款20余萬元,同時支付賠償損失60多萬元,實現退一賠三的訴求。
實習生 包康悅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張斌
校對 陶善工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