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聞客戶端 記者 詹程開 文/攝 通訊員 胡瀟雯
你還在辦卡去健身房做運動嗎?杭州春暉社區的居民已經開始享受家門口的免費“共享健身房”了,羨慕嗎?
原來,社區將一處閑置空地改造成為嵌入式體育場地,還將廢棄的核酸亭改造成“運動器材共享亭”,排球、羽毛球、跳繩、毽子等器材都有,有的是社區購置的,有的是居民拿出來共享的。
【資料圖】
這樣的“共享健身房”,圈粉了不少居民,也讓越來越多的人愛上了運動。
300多平方米的健身場地綠樹成蔭,“共享亭”里放著不少運動器材
這個“共享健身房”有一個專門的名字,叫“春暉亞運小廣場”,它就位于上城區閘弄口街道春暉社區內,露天的健身場地,總面積300多平方米,周邊綠樹成蔭。
塑膠場地用不同的顏色區分出了不同的功能。大家可以在這里打羽毛球、踢毽子、跳繩,小朋友還可以根據地面上繪制好的圖案,玩玩“跳房子”“走迷宮”等益智類的健身小游戲。
設置在一旁的“運動器材共享亭”,是6月初剛剛亮相的,由之前廢棄的核酸亭改造而成。
在共享亭里,放置了不少運動器材,一部分是社區出資購買來的,也有不少器材,是居民將自己家里閑置的器材拿出來共享的。既盤活了閑置資源,又豐富了居民共享器材的種類,形成良好鄰里氛圍。
“比如,我們買來了排球放在共享亭里,雖然我們這里不是標準的排球場地,但是大家如果想要練習一下,在這里也是可以的。”春暉社區黨委副書記應鵬浩說,不遠處,還有一個專門的乒乓球場,在之前的舊改中,也更新改造成為嵌入式乒乓球場,地面用了塑膠,四周設置了圍欄,“我們這里的乒乓球氛圍很濃厚,很多年紀大的居民和孩子都喜歡,現在,球友們打起球來更自在了。”
其實,這個小廣場在改造前,還是一塊不規則的閑置空地,有時會偶爾堆放一些建筑垃圾,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如今,這個小廣場整體風格統一明亮,成為了居民們最愛的運動場所。
“亞運會就要來了,我們希望在小區里營造濃厚的亞運氛圍,倡導社區居民一起強身健體。同時,居民也有這方面的需求。通過大家的集思廣益,決定把閑置核酸亭打造成為‘運動器材共享亭’,通過開拓更多的文體空間來豐富居民精神生活,讓鄰里幸福相融。”應鵬浩說。
很多居民都被“共享健身房”圈粉,大家變得更愛運動了
自從有了這個“共享健身房”,各個年齡段的社區居民都被它圈粉了,大家的運動熱情和運動頻率都明顯提高。
只要天氣適宜,工作日的傍晚,就是運動的黃金時間,特別是晚上6點到8點,前來運動的居民絡繹不絕。到了雙休日,從下午開始,就會陸續有居民來這里運動,熱鬧的場面,會一直持續到晚上。
孩子們更是對這里情有獨鐘,他們會在家長的陪同下,到這里鍛煉一番,家長們在陪孩子運動健身的同時,也能享受美好的親子時光。還有很多居民,在小區里散步時偶爾碰到,突然來了興致,也會約著到小廣場打上幾個來回,打完,整個人都舒坦了。
57歲的張阿姨在小區里住了20多年,自從有了這個“共享健身房”,她的退休生活變得活力滿滿,整個人的精神狀態也越來越好。
“我是特別喜歡運動的,羽毛球更是我的最愛,有時候在小區里碰到熟悉的鄰居,大家就會在一起打個球,很開心的,也不需要專門跑回家去拿球拍。”張阿姨說,打完球還有精力的話,還能在這里再跳會兒繩,“以前如果想要打羽毛球,還得專門去尋找場地,現在真的是太方便了。”
平日里,“運動器材共享亭”的維護工作主要由社區的黨員支部認領,黨員志愿者會在現場值班,為大家提供服務,春暉社區銀齡互助支部書記吳愛英就是其中之一。
大家用完共享亭的運動器材,在回收的時候,志愿者會進行檢查,看看器材是否有損壞的情況,如果出現損壞,就會及時報告給社區,由社區進行更換。
“目前來看,總體的破損率并不高,大家對這些器材還是非常愛護的。”吳愛英說。
你家附近也有同款的運動場地嗎?不妨也來曬一曬,和我們一起分享一下你的幸福感吧。
“轉載請注明出處”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