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打造審批事項最少、收費標準最低、辦事效率最快、服務水平最優的“四最”唐山品牌,今年以來,唐山市國土資源局以保障重點項目用地用海和不動產登記服務為重點,用務實作風和高質量服務,全力打造“貼心國土”特色服務品牌。
深化改革創新,簡政放權、優化審批、壓縮時限,大幅提升審批服務效率和水平。今年年初,該局制定下發《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方案》和《“貼心國土”服務品牌工作方案》,明確22項服務改革措施和8項“貼心國土”特色服務措施,逐項明確責任處室、責任人和完成時限。今年以來,銜接國家和省取消的5項行政許可事項全部取消到位、下放的4項涉海審批事項全部下放至沿海縣(市、區)局,將行政許可事項中的11項精簡整合為2項,市級用地預審由規定的20天壓縮至3天,推行儲量占用和采礦許可聯審改革,實現“一套資料、一次受理”,辦理時限壓縮至5天。在服務窗口積極推進落實“一窗受理、集成服務”運行模式,實現“一個窗口流轉、車間式流水線審批”。大力推行“最多跑一次”改革,90%以上事項納入“最多跑一次”范圍。全面落實“135”辦結制,簡單事項1日辦結、一般事項3日辦結、復雜事項5日辦結。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改革,落實“上門、預約、延時、代辦”四項服務措施。到目前,10項服務改革任務已落實到位,12項服務改革任務取得階段性成效。
在便民利民和服務項目上下功夫,叫響“貼心國土”特色服務品牌。該局聚焦項目建設和企業需求,貼心上前一步提供用地用海服務保障。圍繞148個省、市重點項目,該局成立項目保障小組,摸清用地用海需求,建立項目臺賬,逐一明確項目服務處室和責任人。全面實行一線工作法,主動深入縣(市、區)、企業提供超前、精準、全方位服務。在河鋼樂亭項目前期謀劃設計階段就提前介入,本著節約集約用海原則,建議項目單位合理調整建設平面布局,減少用海面積5560畝,不僅破解了用海審批政策制約,而且降低了用海審批層級、簡化了審批環節,減少企業用海成本1.67億元,為項目按期開工建設提供了堅實保障。
圍繞便民利民,突出抓好“最多跑一次”、網上審批等重點改革事項,全面推進審批流程再造。與相關部門密切配合,設立房產交易和不動產登記領域綜合服務窗口,統一受理房產交易和不動產登記,實現“提交一套申請材料”和“最多跑一次”。對“老弱病殘孕”和有困難的特殊群體開通綠色通道,開展上門服務,申請上門服務實施率達到100%。設立不動產登記微信公眾號,為群眾提供在線預約、業務咨詢等專項服務,方便群眾辦證。在局門戶網站,為不動產權利人免費刊發不動產權屬證書或者不動產登記證明遺失、滅失聲明,權利人無需再向報刊發行單位付費登報聲明,進一步節約群眾辦證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