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潔,男,1969年10月出生,任丘市文化館館長。他在工作中積極組織各項文化活動,努力搭建群眾文化平臺,其中“公益文化百姓講堂”已成為任丘市知名文化品牌,開設的攝影、舞蹈、剪紙、中醫養生、國畫等多項內容深受群眾歡迎;他帶領文化館同志搜集整理歷史文獻資料,印制《任丘大鼓》鼓譜,并努力為辛安莊音樂會成功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任丘大鼓、東良淀音樂會、任丘竹板書、惠伯口剪紙等成功申報河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他組建的文化志愿服務隊常態化地深入敬老院和孤寡老人家中開展志愿服務,為老人們送去生活用品、表演文藝節目。因其卓越的表現,他被文化和旅游部(2018年3月改)授予“群文之星”榮譽稱號。
簇簇螢火明其亮,不言微弱見光芒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作為從事攝影創作30多年的文化館館長,金潔總說自己是一名文化志愿者,更是一簇小小的螢火。多年來,金潔用壞了20架多相機,拍廢了大小30多支鏡頭,撐爆了上百個儲存卡。從膠片到數碼,從相機到無人機,從草根勞動者到各行各業精英……他一直用相機記錄著任丘發展變化,為任丘留下珍貴的圖片資料。
30多年來,金潔共拍攝了幾十萬張照片,2400多幅照片在學習強國平臺、中國攝影報、滄州日報等發表。2004年,榮獲第六屆中國攝影金像獎提名獎;2011年5月,《白洋淀四季風光》等作品在第九屆中國攝影藝術節展出;2020年拍攝的《文化扶貧送福到家》榮獲新時代攝影2020年度大賽一等獎。2013年,他榮獲“河北省攝影十杰”,文化和旅游部群星獎“群文之星”等榮譽稱號。
星光不問趕路人,時光不負有心人
文化館的職責就是傳播群眾文化,提高百姓的文化素養。2012年,作為館長的金潔組織發起了“公益文化大講堂”活動,經過多年堅持,“公益文化大講堂”如今已成為任丘市的知名文化品牌。2015年,根據市民的文化需求,大講堂每月定期開設不同內容的課程,向各類文藝愛好者傳播文化藝術知識、答疑解惑,深受廣大群眾歡迎。
2018年,“公益文化大講堂”開展了“訂單式”服務,變“我講什么你聽什么”為“你想聽什么我就講什么”,吸引了廣大市民積極參與,先后舉辦了攝影、舞蹈、剪紙、網絡知識、中醫養生、國畫等活動,受到各界群眾好評。
金潔發現很多市民群眾喜歡用手機拍照,隨時隨地記錄感興趣的人和事,他便組織了“幸?!異坌呐摹薄鞍傩针S手拍”等系列活動,在社會上引起不錯的反響。
一名老人說,自己曾經酷愛打麻將,一坐就是一天,久而久之,身體越來越差。有一次,無意拍了幾張照片參加比賽,沒想到竟然有一張獲獎了。由此,老人興趣大發,再也不去打麻將了。每天穿行于大街小巷、公園田野,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老影迷”。老人說,我每天是運動與愛好結合,身體越來越好了,心里也越來越高興了。
自2012年起,金潔組建了任丘市“文化志愿服務隊”,利用業余時間,策劃實施了為市民義務拍照片系列公益活動。每月最后一個周日下午,都會組織文化志愿者在雁翎公園義務為市民拍照,共為600多名市民拍攝了12000多張照片,并將精選的電子版照片送給拍攝對象。一張張相片傳遞了愛心,深受廣大市民的歡迎。
從2012年開始,金潔又把文化志愿服務延伸到了鄉鎮敬老院、老黨員家例和孤寡老人家中,為老人們送去生活用品、節日祝福,表演文藝節目,還為他們拍攝了藝術肖像。一位年逾九旬的老人看著自己的照片興奮地說:“俺從來沒有照過這么大的照片,看著自己年輕了好多!”
2017年,任丘市文化館被授予河北省“服務基層服務農民”先進集體稱號,金潔榮獲了“任丘市最美志愿者”“滄州市最美文化志愿者”“河北省優秀志愿者”等榮譽稱號。
脈脈相承煙不斷,代代相傳香火連
任丘有著豐厚的文化遺產,自古以來,任丘百姓用勤勞智慧,創造了聞名全國的文化產品。為了不讓這些文化遺產失傳,金潔帶領文化館的同志搜集整理了大量的歷史文獻資料,組織相關人員整理印制了《任丘大鼓》鼓譜,幫助任丘大鼓聞名全國,使其成為任丘傳統文化的一張特色“名片”。
他還數十次組織專業人士,整理挖掘“辛安莊音樂會”“東良淀音樂會”“任丘竹板書”“惠伯口剪紙”等文化遺產,并成功申報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