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大學“心關愛”心理志愿服務團隊
(資料圖)
在志愿服務中接觸社會鍛煉自我
“老師,我最近比較焦慮、壓力比較大……”6月14日,河北大學“心關愛”心理志愿服務團隊走進保定二中分校,面向初三學生開展考前心理輔導。
“現在可以想一些積極的詞語,比如舒適、溫暖等。同時,雙手輕輕抱住兩側的肩膀……”該心理志愿服務團隊老師李旭鵬一邊耐心傾聽初中學生的心聲,一邊帶他們做疏導減壓游戲。
1個多小時的時間里,這支由2名心理教師和28名心理學專業本碩學生組成的心理志愿服務團隊完成了初三年級所有教學班的考前心理團體輔導。
“我要化中考的壓力為動力,繼續努力學習”“我學習到了調節消極情緒的方法”……通過志愿服務團隊的耐心講解與疏導,學生們壓力釋放,收獲滿滿。
河北大學“心關愛”心理志愿服務團隊成立于2020年,由該校教育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趙小軍教授發起,最初由30余名青年教師和學生骨干組建而成,團隊發展至今已累計招募近百名師生志愿者。
“最初,我們是面向本校大學生開展朋輩心理咨詢、主題團體心理輔導、心理素質拓展訓練等活動。”李旭鵬說,李旭鵬是河北大學黨委學生工作部學生心理健康與發展中心教師,也是河北大學教育學院“心關愛”心理志愿服務團隊指導教師。他告訴記者,隨著經驗的積累,該團隊服務范圍慢慢擴大。
據介紹,河北大學“心關愛”心理志愿服務團隊現在可以綜合運用移動互聯網、情緒識別等技術,融合正念、催眠等心理專業技能,利用熱線、講座、測評等多渠道平臺,面向學校、醫院及社區開展青少年社會心理服務。去年,志愿服務團隊還運用先進的心理學理念和技術為冬奧會安保團隊人員提供了全程的心理支持。
近年來,每到中考高考前,心理志愿服務團隊都會到保定市各中學開展心理輔導與咨詢。今年5月以來,他們面向中高考學生,開展了考前心理測評、考前心理輔導講座、考前團體心理輔導、考前心理個體咨詢、考前正念陪伴減壓等活動。
“通過一系列活動幫助學生進一步掌握緩解壓力、調節情緒的方法,使同學們能夠以更加放松的心態、更加自信的姿態、更加積極的狀態去面對考試。”李旭鵬說,目前他們已累計服務中高考學生2300多人次。
除了考前心理輔導外,今年他們還將面向全市中小學教師開展教師心理健康講座,面向中小學生家長開展家庭教育講座,面向大學生開展心理素質拓展等活動。同時,該心理志愿服務團隊還積極創新醫教協同社會服務形式,與保定市婦幼保健院進行合作,舉辦醫教聯合門診。
作為志愿者,在助人的同時,也是在自助。
“心理志愿服務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接觸社會、鍛煉自我的機會,可以把平時學習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同時也在志愿服務中學會關愛他人。”該心理志愿服務團隊學生負責人、河北大學教育學院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專業研究生郭新生表示。(河北日報記者陳華)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