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的男孩叛逆怎么辦?
【資料圖】
進入初一的孩子大多已經步入了青春叛逆期(12~18歲),作為從孩童由成人轉變得重要轉折點,孩子的自我意識、獨立意識將在這個階段有著明顯的增強,同時也會展現出父母難以接受的逆反行為。
如何教育引導孩子,如何與孩子和諧相處,成為叛逆期的重要課題。
1、接納叛逆期,了解尊重
叛逆期是每個孩子成長的心理過渡期,亦是成長的重要標志,他們的逆反情緒、行為都屬于叛逆期的正常表現,我們需要接納而非抵抗,更不要用強硬的方式糾正孩子。去了解叛逆期,尊重叛逆期的孩子,才能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法。
尊重的前提應是看見孩子的成長,意識到已經擁有了獨立的人格和思想,不再把他當做自己的所有物對待,尊重孩子的選擇、喜好、個人空間、想法。尊重的底色亦是接納,包容孩子的改變,因為我們希望看到孩子的無限可能,而不是再被“馴化”之后缺乏主見和自我的大人。
2、學會允許,建立信任
叛逆期孩子會做出各種超出家長難以忍受、理解的事情,我們會因為這種失控感而生氣、焦慮,對孩子發脾氣,我們無法預判孩子的行為,也無法從心底里接受孩子。這種情況下,我們只能自我和解學會“允許”。
允許孩子不聽話,允許孩子發泄情緒,叛逆期的教育,宜疏不宜堵,過度干涉孩子的行為,過度控制孩子的情緒,都會適得其反。允許亦是接納,我們接納了孩子的叛逆,才會進一步建立信任關系。
叛逆期的信任關系如沙漠里的清泉,需要小心維護,這樣才能更好的減少叛逆期隔閡,避免產生更多誤會,畢竟隔閡與誤會會增加親子間的溝通難度,不利于我們走進孩子的內心。
信任的建立并非一朝一夕,一方面要給予孩子足夠的信任,相信孩子,適當松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不論結果如何,避免潑冷水、冷嘲熱諷,給予適當地幫助,才能讓孩子感受到被尊重與信任。
另一方面樹立值得信賴的形象,在叛逆期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家長應做好自己,言傳身教才是好的教育模式,空口說教輸出觀念,只會讓孩子厭煩,且缺乏信服,很難讓孩子學到什么。我們應該說到做到,對孩子信守承諾,不隨意欺騙糊弄孩子,要主動承認錯誤,成為一個有擔當的大人。
關鍵詞: